潼关县乡村振兴局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密切结合,深化组织引领,强化服务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去除“机关味”,增添“泥土香”。
坚持责任落实,奏响作风建设“主题曲”。今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调整充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在原来一办十二组的基础上增设督查督导组,进一步明晰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先后10次召开领导小组会或专题工作会,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制定下发《潼关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出台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稳岗就业十一条措施,优化用工指导服务,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下发《潼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清单》,分解15方面74项工作任务,夯实责任,督促进度;开展“五结合五排查五化解”常态化遍访农户和“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导压力、补齐短板;制定了县镇村组四级网格员体系图,创新建立“成立一个专班、亮明两个身份、畅通三条渠道、N项措施帮扶”的“123+N”防返贫工作法和网格员管理及考核办法,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创新产业发展,奏响作风建设“交响曲”。将乡村振兴当作提能力、转作风的“练兵场”。盛潼餐饮公司与永丰塬村脱贫农民经济合作社共同成立磐亮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新建6条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年产650万个食品包装箱,解决5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针对脱贫人口及“三类人群”,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产业帮扶计划,因户施策将脱贫户及“三类人群”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施涵盖种植、养殖、冷库、加工厂房、生产路等34个基础设施和产业类型项目,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紧扣软籽石榴、生猪、肉牛、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由“支持到村到户产业为主”转变为“到镇到村带户为主”,由扩大一产规模向壮大二三产发展,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带动三类人群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安排产业、金融扶贫、村级基础设施、雨露计划、干部培训等类别项目114个,完工项目67个。
推动乡村振兴,奏响作风建设“圆舞曲”。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开展镇村“敲门入户”大排查活动,开设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各类人员1520人。推行“乡贤+”模式,积极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引领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对内抓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对外融洽干群关系,着力破解产业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难题,用扎实的行动描绘壮丽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