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阴市民政局在城镇社区中率先渗透展开“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严格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以“融入式党建”为治理牵引,激活华阴城市基层党建内生动力,“四角俱全”擎稳基层治理大旗。
突出一个创新,融入服务用活水
积极试点“1+6+x”社区治理模式,加强社区党建平台、志愿者服务站、民主协商议事会。城市基层治理的生命力,来自党员志愿者这永不枯竭的源头。华阴市民政局不遗余力“疏渠引流”,源源不断地为基层治理输入“活水”,营造出“铁打的队伍,流水的志愿者”的良好基层服务生态。在西岳社区,创新投建“党建驿站小屋”,作为基层党建“接地气式”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融合辖区28个共建单位的600余名党员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从2018年投入建成使用迄今已累计服务居民游客5000余人次;在西岳社区挂牌成立华阴市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吸纳各行各业热心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大家庭,承担全市文化娱乐活动的志愿服务,成功参与了中国(华山)围棋大赛、三省五市面花赛、松鹤老年公寓慰问演出、西岳学校留守儿童慰问演出等各类活动志愿服务60余次。
开展两项活动,融入服务织密网
全面推行“居务公开周”和“协商议事日”活动。组织专人对各村(社区)“村(居)务公开周”和“协商议事日”检查指导,针对公开栏设置不够规范、公开内容不够完整、公示时间不够规范、公开栏选址不当、版面不整洁、民主协商议事意识淡薄等问题,下达情况通报,并建立问题台账,进行逐一整改。
建强三支队伍,从供给侧着力改革
加大对社区“两委”人员、社区专职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华福园社区和西岳社区分别试点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仅西岳社区就成功孵化33支文化娱乐队伍,在2018年开展惠民演出20余场。
抓实四项工作,融入区域大数据
抓实城镇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网格化建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回头看”等四项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我局下大力将社区治理工作纳入服务网格,目前,15个城镇社区已全部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治理。在黄河社区,辖区内60幢住宅楼被划分为8个居住管理区,按照片区-楼-单元-户的形式,建立了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片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包连家庭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党建工作责任新机制。党员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形式联系包联家庭户,传达上级各项政策的同时,又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各类需求,并在第一时间解决。较好地实现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将对114个行政村进行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全覆盖。
目前,“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理念已在基层初步形成,基层履职和服务能力正在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基层服务生态正被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