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大街社区围绕“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目标,以“四化五联”工作法为抓手,创新“三度”举措,全面落实“165”共驻共建模式,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
三项机制提“硬度”。 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共建联合会,现场讨论重大事项、分析疑难问题、解决重大事项。目前,共组织召开党建共建联合会26次,解决各类难题53件。健全“轮值会长”制度,坚持每季度从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中精心选任1名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轮值会长”,牵头负责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今年以来,牵头开展讲党课2次,文化娱乐活动4次。健全“积分管理”制度,坚持驻区单位与社区党员一体化管理,建立“设岗一承诺一积分一评议”一体化制度,量化积分细则,对社区干部、居民党员、驻区单位党员实行积分管理,让每名党员、干部有压力、添动力。
三大模式增“厚度”。 推进“网格化”管理,以街巷、道路为界,按400户居民为一个单元,将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党员小组,配备“三长五员”,对网格内居民群众和干部职工进行综合管理和服务。推进“165”模式,与辖区28家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共治“协议书”,整合300余名在职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设置便民服务“名片墙”,建立网格管理微信群,设立社情民意“采集箱”,制作“连心卡”。推进“五治”融合,大力推行自治、法治、德治、共治、智治“五治融合”,设立“有理大家评”工作室,推行“五步议事”机制,先后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34个。
三重服务升“温度”。开展智慧服务,利用“商南党员之家”“南大街社区公众号”等智慧平台,征集微心愿20余条,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并完成困难居民“微心愿”20个,方便群众办事500余起。开展便民服务,深入开展“党员+居民”融合教育,搭建社区大讲堂,组织开展党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常识、社会治理知识、创业就业技能等培训22期。开展志愿服务,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3场次,文化进社区活动3场次,志愿者进社区服务20余场次,扶贫助残和走访慰问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