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韩城市围绕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制定出台《关于学习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城市综合治理的意见》,推动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问题在一线解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格局。
包联夯基,明确履职新责任。建立镇办党委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联社区工作机制,制定《镇办科级领导包联社区工作制度》,要求包联镇办领导兼任包联社区网格长,每周开展至少一次以上的包联综合性事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对社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难题,积极协调辖区各级各类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党组织共同解决,推动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共建共治格局。
网格固本,构建为民新体系。制定《韩城市社区网格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合理划分社区网格,建立“一格三员”工作机制,明确网格化服务群众工作流程,依托“市—镇办—社区”三级网格化工作平台,推行“服务360”工作模式,将社区党建、公共服务、综治稳定、环境整治等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在社情民意收集、重大事件报告、人地物资源统筹、琐事小事就地解决等方面的职责作用。
制度增效,凝聚破题新合力。以镇办为基层治理主体,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基层治理工作中超出镇办工作权限,并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建立“三类清单”。明确“吹哨”、“报到”工作流程,对收集到的涉及“三类清单”问题,经镇办主要领导确认,由镇办网格管理中心启动“吹哨”机制,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根据“镇办吹哨”的具体问题事项,及时组织人员力量到镇办报到,对涉及问题进行处理,镇办社区办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形成考核结果,实现问题发现收集、镇办“吹哨”、部门报到处置、案件考核的全程闭环管理。
赋权护航,强化镇办新担当。制定《韩城市关于落实镇办对重大事项意见建议权的实施办法(试行)》等,落实镇办对辖区重大事项的参与权和意见建议权,对政府职能部门派驻镇办的机构负责人任免、奖惩的建议权,以及对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综合性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督办权,新增镇办对市级部门的考核评价权重设置。同时,制定《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情况反馈表》,要求对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荣誉表彰前要征求镇办党委和社区党组织意见建议。
平台蓄势,打造服务新模式。坚持“社区搭台,驻区单位唱戏”的原则,建立每月5号为“城市基层党建活动日”,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日活动纪实单》,按照“一月一活动”要求,社区党组织结合驻区单位责任“认领清单”和驻区单位工作职能特点,及时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协商活动日开展内容,推动驻区单位与镇办社区党组织活动共做、服务共联。
减负提质,激发社区新作为。严格按照《韩城市社区减负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厘清镇办和社区的权责边界,制定社区依法自治、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工作、盖章证明、机构挂牌、考核评比等权责目录清单。通过减负积极引导社区回归服务群众主责主业,提高社区为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