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鄠邑区实施“五项措施”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9-10-29 10:16

鄠邑区针对农村基层党建普遍存在的组织力不强、政治功能弱化等问题,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提升村级党组织工作水平为着力点,实施“村级班子党性教育、村党组织书记备案、村级队伍政治体检、村‘两委’干部例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五项措施,努力实现区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抓牢村级班子党性教育。开展村级班子新任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4+1”活动, 镇街党(工)委先后组织151名村级班子党员干部在新任职一个月内,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接受一次党性再教育,认领一份“责任田”,并围绕“对党忠诚、干净干事、勇于担当”作出一次庄严承诺。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有效提升新一届村级班子党性修养及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

抓细村党组织书记备案。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并跟踪管理20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个人档案,持续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备案管理落实“一人一档”要求,以任职备案和履职备案为主要内容,按照“事前、过程、结果、履职”四项备案程序,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目录为参照,规范化、标准化推行备案制度。同时,将村党组织书记备案台账作为认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经历和履职情况的必备材料,作为在推优表彰以及办理离退职手续、领取工作报酬时的参考依据。

抓严村级队伍政治体检。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落实“四个大起底”要求,在全区村(社区)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政治体检”。“政治体检”按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两个全覆盖”的原则,重点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道德品行、履行义务、模范带头等五个方面,以组织学习交流、开展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为主要程序措施,把“体检”结果作为检验党员是否合格、村“两委”干部是否依规履职的重要依据,通过强化结果运用,锤炼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村级干部队伍。近期,通过政治体检、村级班子研判等方式,实现我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村165个,比例已提升至85.49%,居全市前列。

抓常村“两委”干部例会。出台《村级干部参加区镇两级会议制度》,重点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与农村密切相关工作任务,突出政治理论学习、政策精神传达、中心工作安排、村级工作汇报、农村当前存在问题研讨等方面内容,组织村级干部每周参加一次镇街例会、不定期参加区级层面会议,持续提升村级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强化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中,祖庵镇祖北村、玉蝉街道联东北村,作为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观摩推进会示范点接受了观摩。

抓实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全区择优推荐培养大专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的优秀年轻村级后备干部343名,初步形成了梯次衔接的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依托党校、远教站点、乡村振兴学院、社区干部学院等举办培训8期40余场次,培训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村级后备干部等3000余人次,所有村级后备干部均在所在村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宣传等工作中接受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同时,建立关心关怀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跟踪管理,深入了解干部现实表现,及时为村级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