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潼关县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坚持一线选苗火线淬炼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2-25 14:08 作者:刘喜平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县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快速响应,舍小家顾大家,积极主动投身战“疫”,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

普通干部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请战,纷纷要求“要像共产党员一样战斗在防疫一线”,他们身穿“红马甲”坚守在县城各个主干道、背街小巷、小区院子和单元楼道,防守人员、车辆出入,用行动铸成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被称为防疫战役中“最可爱的人”,极大鼓舞了群众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勇气和信心。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潼关县直机关工委在党员发展中,严格遵守《党章》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健全完善票决制,特别是坚持在一线岗位发现,注重在火线重点培养,确保高质量党员发展。

坚持一线发现。一是深入调查摸底,把握发展重点。支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干部工作、思想、生活情况,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发现一线好苗子;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寻找一线好苗子;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印制资料等形式,提高一线干部群众对党的认识,吸引一线好苗子。二是突出“三化”“四侧重”。在一线岗位发展党员中突出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侧重于在工作、生产一线优秀干部中发展党员;侧重于在技术尖子、创新能手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侧重于在没有党员的群体发展党员;侧重于在关键岗位、艰苦岗位、要害岗位职工中发展党员。三是健全机制,加强培养教育。建立联系培养制度,对一线入党对象由支部指定责任心强、熟悉党务知识的正式党员进行跟踪培养,专门安排党内联系人和培养人,加强对入党对象的了解、培养;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向党组织进行一次思想汇报,培养联系人每季度向所在支部汇报一次入党对象、申请人的思想动态及培养情况,确保及时掌握思想状况。

注重火线培养。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其它复杂情况,最能体现一个干部妥善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最能考验一个干部是否能吃苦、是否能战斗、是否能干事。县直机关工委注重在急难险重、自然灾害、疫情等火线中重点培养、锻炼入党对象、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有意识地把优秀干部、年轻干部、一线干部推到重点岗位、阵地前沿去锻炼,通过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培养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培养和检验党员的试金石,真正让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根据干部在火线中表现情况,对条件成熟的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对培养合格的及时列为发展对象;对具备入党条件的给予吸收;对暂时不够条件的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对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强化规范发展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确保高质量发展党员。一是规范程序。坚持“两推一公示”,即组织群众代表和党员投票推荐对拟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选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支部大会讨论确定为积极分子、接收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时,实行票决制,避免人为因素对发展党员的干扰。二是严把“四关”。“人选关”坚持把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优秀青年、一线干部、妇女确定为培养对象,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学习关”。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重点党的基本知识和方针政策。培训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试不合格的,暂缓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入党“入口关”。通过建立档案、跟踪管理、定期考察、优选劣汰的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动态管理“质量关”。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整个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必须”:发展对象必须具备党员条件、发展党员程序必须规范、上报材料必须齐全规范和真实。三是做到“六不发展”。做到没有经过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的不发展;思想政治不成熟,工作作风不扎实的不发展;工作实绩不突出的不发展;急难险重一线中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不发展;手续不齐全、材料不完备的不发展;群众看法不一致、认可度不高或有问题反映未查清的不发展

近两年来,潼关县直机关工委从记者、城管、环卫、国企一线干部中共确定积极积极分子95名、预备党员46名。

供稿:潼关县直机关工委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