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山阳县:加强小区党建 破解服务难题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3-20 10:32 作者:中共山阳县委组织部 张鑫 吴风涛

今年来,山阳县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建在楼栋上,切实加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保障,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化程度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分类指导建组织。积极与镇办对接,摸清全县相对集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5个,成立两个工作组深入安置点调研搬迁户党员情况,建立《山阳县村(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党员信息统计台账》,准确掌握65个搬迁点435名搬迁户党员基本信息、隶属关系和组织关系转接情况。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据安置点规模、分布、设施和党员人数等实际,按照单独建、联合建、划归管理、下派党建指导员的方式分类指导搬迁安置点合理设置党组织。目前,全县65个移民搬迁点建立党组织52个,对无党员或党员少的小区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下沉指导方式,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切实做到应建尽建、不留空白点。

精准选育配班子。理顺搬迁户党员党组织关系,选优配强配齐安置点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按照3-5名设置委员,党支部书记采取由搬迁点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党员村级干部通过任命方式担任,其他委员通过党员大会在安置点住户党员、物业公司党员中选举产生。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个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已全部到位。注重从搬迁群众中发现培育后备力量,将优秀搬迁党员纳入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培养,将搬迁户中的优秀分子、创业带富能手等及时吸纳进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严格管理促规范。严格按照村级活动场所布置“必备、简洁、庄重、规范”原则,将支部设在物业公司,促进党支部与物业中心相互融合,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抓、服务共推、难题共解、成果共享局面。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组织生活内容,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协商机制,推动人社、公安、卫生、民政、教育等系统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安置点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小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服务体系,推进小区党建活动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规范运行。为规范党支部标识标牌,减轻基层负担,县委组织部对安置点成立党支部的支部竖牌统一规范、逐一审核,由县管党费列支,目前20个安置点党支部竖牌均已规范上墙,加强活动阵地建设。

强化保障优化服务。成立居民小区党建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下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专班,由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具体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民政、财政、住建、移民办等相关部门干部力量和资源优势,切实指导好安置点党组织设置、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保障党建经费、办公经费和干部待遇。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一门受理、一网办结、一站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安置地负责房和人”的模式,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