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榆阳区认真贯彻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夯实三级书记脱贫攻坚责任,以脱贫攻坚统缆三农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抓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榆阳做法,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优秀的好成绩。2019年2月,该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是党建引领,夯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能人返乡,掀起了创业致富新高潮。涌现出鱼河峁镇、赵家峁村、黄崖窑村、柏盖梁村,刘旭、王兆祥、张鹏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体及先进个人,凝聚起了抓党建促脱贫的强大合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组巡视陕西时,省委将榆阳区“抓党建促改革促脱贫”工作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汇报。目前,榆阳区“抓党建促改革促脱贫”的典型案例被推荐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案例。
二是率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脱贫攻坚探索出治本之策和长远之路。2015年,榆阳区从贫困村赵家峁入手,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渐探索出南北中改革的“三条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连股连心连利的“三连”发展,寻找到了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远之路。2017年6月,时任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对该区产权制度改革给予高度肯定,要求全省借鉴推广。2017年9月,榆阳区在全省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季度点评会上作经验介绍;2018年2月3日,在全省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会上,苗书记作了经验介绍;2018年11月,榆阳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区级代表,在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上介绍经验。产改后,该区不断强化产业扶贫导向,确立了“南果北草中蔬菜”的3+x产业发展模式,涌现出了赵家峁乡村旅游、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一大批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出光伏、中草药、富晒水稻、土猪、土鸡等一批新产业,长短结合的产业链条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医养结合、集中养护”,为保障式扶贫探索出新路径。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原则,在全国创新推出医养结合新模式,建立区、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精准破解了兜底脱贫难题。目前,建成的区级养老机构4个收住贫困对象205人、乡镇7个敬老院收住贫困对象113人、村级幸福院164家收住贫困对象65人,累计383名贫困人口过上了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切实编密织牢了特殊贫困人口的兜底防线、从政策底线上夯实了保障式扶贫的根基。2018年11月16日,在全省扶贫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榆阳区就“医养结合”工作介绍了经验,《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社会扶贫报等多家中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四是深入推进三个美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集中实施了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完善11个集镇基础设施、改造镇容镇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统筹贫困村、美丽宜居村、改革重点村等100个村,其中贫困村2018年投入4500多万元,2019年投入5000万元,改造提升道路、电力、通讯、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将贫困户人居环境改造纳入美丽农居建设,实施美丽农居、旧居改造2589户,兑现奖补资金2000万元。加快推进人畜分离和厕所革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移风易俗,贫困村户生活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幸福感。
五是“互联网+”社会扶贫,构筑起榆阳社会扶贫的大格局。2018年,安排了94家企业帮扶80个贫困村,累计投入1133万元帮扶资金;选派了132名帮扶专干帮扶脱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同年,榆阳区扶贫办和慈善协会双双荣获省扶贫办授予的“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通报中,该区中国社会扶贫网注册率排名全省第一、综合对接成功率全省第三。
六是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紧扣行业部门、乡镇和扶贫办数据信息与中省大数据信息平台一致的工作主线,建立了信息修正和数据比对长效机制,随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修改,信息数据质量从2018年第二季度上升为全省第3名,年终信息数据实现了零差错,位列全省第一。
七是坚持“432”工作机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1、明确“两个定位”。当好全区脱贫攻坚的参谋助手、统筹协调当好行业部门的帮手、实行组长联系部门责任制,实现了与省、市、区脱贫攻坚业务工作无缝对接。2、做到“三个同步”。扶贫办坚持带头转作风,各项工作都必须亲自深入一线核实确认,以“一杆子插到底”的方式与各乡镇,做到工作同安排、业务同指导、责任同担当。2018年以来,及时编制了5个政策汇编,印发工作导引6次,制作了榆阳区脱贫攻坚学习“工具包”,确保全区统一口径标准,实现了从粗线条督查到手把手指导抓落实的转变,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3、强化四项制度。综合运用任务清单制、进度报告制、常态督查制、考核积分制“四制”工作法,督查采取直接进村入户、直接查摆问题的办法;创新实行粉黄红三色督办单制度,及时对阶段工作和重点工作进行温馨提示、提醒警告、通报批评;按月创办刊发《榆阳扶贫简报》、工作动态,晒成绩、晾问题、比担当,实现督导工作和防返贫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促进各乡镇和部门“功夫下在日常、工作做在经常、成绩出在平常”。
八是锻造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近年来,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重、实干为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用人导向,培养使用了榆阳区扶贫办主任高登科等一大批在重要岗位上经受了急难险重的优秀干部,每年表彰20名在脱贫攻坚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干部,每人重奖1万元,对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