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安康:“五个五”切实加强易地搬迁社区党建工作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6-04 14:38 作者:张海浪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时强调,易地搬迁是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搬迁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安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搬迁社区后续管理服务,大力探索“五个五”工作模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可致富”。

采取“五种方式”,实现全面覆盖。对全市136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党员、党组织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工作台账。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组建党组织和选派党建指导员、设立群团组织“五种方式”,在300-500户以上的搬迁社区单独组建党组织59个,在300户以下的社区采取联合、挂靠方式组建党组织209个,对暂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社区选派党建指导员509人、第一书记108人,设立工青妇群团组织45个,大力推动易地搬迁社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建好“五支队伍”,配强工作力量。着力建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和后备力量“五支队伍”。采取从担任过村组干部的搬迁党员群众中优选、机关下派、党建指导员或第一书记转任等方式,为新建社区党组织选优配齐党组织书记51人,“两委”班子成员72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社区工作者和“四支队伍”建设。同时,倾斜党员调控计划,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人,新发展党员21人,不断壮大搬迁社区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力量。

落实“五项保障”,夯实服务基础。落实新建社区干部补贴、党建工作经费、办公服务经费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配齐远程教育设备“五项保障”。加大易地搬迁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全市共预算投入740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29个、改扩建15个,配齐“八个一百”远教扶贫设备,在条件较好的社区建设示范广场,开办电商示范店,成立区域化培训中心。从市管党费中为每个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奖补5-10万元。同时,严格按照现行标准上限落实社区干部补贴和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社区有充足能力办事服务。

健全“五项制度”,推动规范运行。建立健全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制度,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公共服务和资金项目,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双向管理服务”制度,迁出地党组织负责保障搬迁党员、群众的土地、林地承包流转权益等其他政策权益,迁入地社区党组织负责做好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保障服务;建立帮包联建制度,全市共确定市级帮扶部门22个、包抓县科级领导50余人,选派工作队40余支,倾力打造一批“党建引领强、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全、公共服务优、社会治理新、村风民风淳”易地搬迁社区示范点;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搬迁社区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推行“五项机制”,确保作用发挥。全面推行“支部+产业发展”“支部+社区治理”“支部+文化建设”“支部+创业就业”“支部+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机制”。充分发挥搬迁社区党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培育新社区工厂51家、农业产业园区104个,吸纳6900余名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采取“党建+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确保群众掌握至少一项实用技能。深化党建引领新民风建设,每季度开展1次道德评议活动,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乐享新生活。以户为单位建立“需求清单”,开展便民代办、志愿服务、“微心愿”认领等,为搬迁群众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安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