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城市以“民心党建”工程为统领,围绕城市管理和服务两大功能,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到城市各类组织、各类人群中,力促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均衡发展,逐步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聚焦“做强街道”,提升统筹协调能力。一是紧抓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联合市编办制定下发《韩城市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改革街道机构设置,优化完善职能配置,构建权责对等、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二是以学习借鉴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经验为重点,制定出台《关于学习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城市综合治理的意见》,强化网格化服务模式,建立镇办科级领导包联制度,明确“三类清单”,形成问题发现、镇办“吹哨”、部门处置、办结考核工作机制。三是赋予镇办对重大事项意见建议权、对综合性事项统筹调度权、对市级部门考核评价权,建立“城市基层党建活动日”,不断强化街道党委统筹功能、牵头负总功能,推动街道党委、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聚焦“做优社区”,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一是印发《关于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城乡社区“第一书记”的通知》和《关于从镇(办)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工作的通知》,从镇办机关及部门选派优秀干部40名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其中,第一书记38人,党组织书记2人;选派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40人,其中,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11人,居委会主任助理28人,居委会主任1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二是制定《城镇社区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由镇办党委对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负起直接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工作档案,通过日常检查,每月测评、季度述职、年度考评等措施,促进干部到岗到位,在岗尽责,逐步推进社区干部队伍公职化。三是注重培训教育,将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纳入全市党员培训计划中,每年至少进行1次集中培训。同时,按照居民党员、离退休党员、无业党员、流动党员、无党组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中党员、在职党员等六个方面对社区党员分类建档,由各镇办党委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提高管理有效性。四是联合民政局下发《关于进一步依法厘清社区职责开展社区减负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以社区减负增效为路径,依法厘清社区和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权责边界,明确社区工作事项,切实减轻社区负担,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聚焦“做实系统”,提升协同推进能力。一是制定出台《韩城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合)会议事规则及组织办法》,形成“问题在会议中反馈,矛盾在会议中解决”工作体系,更好地实现抓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合力。二是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全覆盖工作,依托“主题党日”和“城市基层党建活动日”,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扶贫帮困、文化宣传、科普讲座、等活动,不断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文明素养,建设和谐温馨的幸福家园。去年以来,共开展共驻共建活动1623次,对接共驻共建单位解决问题426起,疫情期间动员全市61个机关事业单位10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拉近了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推动社区与驻区单位党建工作高度融合。三是深化“三单两制”工作法,建立需求征集、服务提供、沟通反馈、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一批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品牌。四是建立常态化督查制度,将城市社区、小区规范化建设和参与辖区综合治理等内容纳入党委重要议事范畴,实施党委委员包联社区小区,要求每月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各镇办每月上报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动态。同时,市委组织部8个常态化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城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较缓的基层党组织及时予以通报、约谈,推进城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做活治理”,提升基层自治能力。一是深入推进网格化治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实行三级网格工作模式,建立“一格三员”工作机制,明确网格工作职责,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目前,目前,全市共划分一级网格39个,一级网格长39人,一级网格员39人;二级网格164个,二级网格长164人,二级网格员494人;三级网格1243个,三级网格员(楼栋长)1268人,实现了服务群众全覆盖、零距离、精细化。二是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城镇居民小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城镇小区科学设置小区党支部,将党组织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的“神经末梢”,目前,全市207个城镇居民小区已单独成立小区党支部50个,成立联合党支部37个(覆盖129个小区),成立功能型党支部28个,城镇居民小区党组织覆盖率已达到100%。三是结合疫情防控,按照“一个小区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的工作要求,广泛动员小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加入党员先锋队,同步建立工作微信或QQ群,并推动党员先锋队队伍稳定、常态化发挥作用,并积极动员全市城镇居民小区建立多方参加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针对城市社区人员构成复杂,联合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委,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精准做好商务楼宇、园区企业及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织密基层组织之网。
聚焦“示范引领”,提升综合治理活力。一是在全市“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创示范”活动中,涌现出韩城市药材公司、渭运集团韩城汽车站、韩城市自来水公司等10家优秀的党员示范单位,按照各自的企业性质以及行业优势为残疾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提供较大力度的帮扶与支持;涌现出车站照相馆、百姓乐医药超市、老狼大盘鸡等12个优秀党员示范岗,积极为残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经济困难等人群提供消费优惠政策和较大力度的爱心服务。新城办党委对韩城市药材公司等4个示范单位、车站照相馆等8个示范岗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增强党员商户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了向“党员示范岗商户”看齐的良好风气。二是各社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具有特色的服务活动,惠民居社区在南湖设立党群共建服务驿站,采取“支部带班、党员参与、轮流值守”的方式为居民群众免费提供热水、医药、轮椅、雨伞、充电等,让共建单位党员及社区党员在驿站内开展服务,共计服务7200余人次;禹明宫社区以“三需分流”服务需求与办党委共驻共建联席会相结合,定期组织辖区16个共驻共建单位召开联合会,切实解决居民身边困难问题,累计开展活动83余次,参与党员260余人,受益居民3500余人;梅苑社区成立“梅苑诗社”,动员居民积极参与,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同时,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以“先进”带“后进”,形成了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三是选优树强品牌。结合“街社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在新城办党委打造5个左右的“吹哨报到”工作示范社区;结合政府部门单位职能特点,在财政局、民政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打造6个“吹哨报到”示范部门;深入推进城市社区示范点打造工作力度,高标准打造3—4个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以示范带动,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面合格、全面过硬。
(供稿:韩城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