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西安市临潼区:聚党建伟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锋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6-12 16:30 作者:周以峰

脱贫攻坚战总攻之际,西安市临潼区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压紧压实脱贫责任,锻造干部攻坚铁肩,树牢干事创业导向,以决战决胜态势向脱贫攻坚战发起最后冲锋。

率先垂范,精耕“责任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以战时状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战。建机制。建立健全区、街、村三级书记一线抓脱贫的组织领导机制,30名区级领导抓重点涉贫村示范引领,23名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施工队长督促指导,226名村级党组织书记挂帅成立专班细化落实,层层扣紧脱贫“责任链”。补短板。坚持对标三年行动方案补短板,三级书记带队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入户见人对5436个建档立卡户16723人进行全面排查,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实现“街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抓整改。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高效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三排查三清零”排查问题逐项销号整改,2939个问题现已全部清零见底。

强筋壮骨,牵住“牛鼻子”。聚焦脱贫能力素质提升,实施帮扶干部全员轮训和村干部综合提升计划。丰富培训形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骊山讲坛”“党校大课堂”“线上微课堂”等平台,定期举办“四支队伍”专题培训班,采取“党校理论课堂+现场观摩教学+互动研讨交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脱贫干部“补钙”“充电”,提升脱贫益贫能力。推进“三雁工程”。实行“头雁工程”,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制和凡进必审制,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提升头雁带头致富能力。实行“群雁工程”,督促街道党工委定期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实行“雏雁工程”,注重将脱贫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优秀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利用三年时间,分三期选拔培养634名优秀青年,实现每个村都有2-3名后备干部,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树牢导向,激活“一池水”。发挥奖惩“指挥棒”作用,强化干事创业鲜明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激励。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胆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提拔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8人,重用4人,提任科级干部7人,晋升7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用心保障。严格落实关爱基层干部、保障基层运转的各项措施,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督促派出部门走访慰问,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工作经费、生活交通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年度体检等政策,让扶贫干部甩下“包袱”、心无旁骛地投入脱贫一线。改进作风。深入践行“1863”工作法,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重点抓、抓重点,扎实干、干扎实”的工作标准,发扬优良作风,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督导,奔着问题去、盯着实效改。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督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中共西安市临潼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