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华阴岳庙街道:“1234”工作法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7-01 17:19 作者:华阴市岳庙街道办 孙志成

今年来,华阴市岳庙街道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组织部长会议部署,围绕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坚持“1234”抓党建工作思路,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奋力做到牢记使命、不负重托。

       紧扣一条主线。牢牢把握讲政治这条主线。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标准落实到日常具体工作中。坚持把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全干会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增强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为了让党旗飘扬在一线,9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放弃休假时间,连续进村入户开展防控工作,辖区各商业小区先后成立了16个临时党支部,2300余名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全体党员干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逆行”姿态,冲锋在一线、坚守在一线、奋斗在一线,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唱响两大品牌。一是唱响抓党建促脱贫品牌。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紧盯工作薄弱短板,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效。严格按照《渭南市精准管理“四支队伍”十六条措施》要求,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为抓手,再次开展自查自纠。主要领导常态化下沉一线、深入群众,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三排查三清零”等标准要求,查找短板差距、研判脱贫形势、及时解决问题,以上率下引导“四支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一线工作法”,把工作做扎实、把功夫下到位,不折不扣地完成脱贫攻坚各项“规定动作”;二是唱响城市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四化一型”岳庙步行街城市党建综合体,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42个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新路子,以开展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城市党建整体水平,现实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800余名党员主动向社区报到,擦亮了“岳庙牌”城市党建工作。

       落实“三项机制”。一是强化正向“鼓励激励”,催发干事创业动力。街道党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对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综治维稳、党的建设等方面受到表彰的干部,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截至目前,今年已落实奖励激励资金32900元,并不断加大三项机制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着眼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二是精准用好“容错纠错”,激发创新创优活力。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解决干部“不敢为”的问题。从工作出发点、工作方法、工作成效、主观原因等方面,判断干部在改革发展中的失误和偏差,引导干部在推动工作落实中主动化解矛盾、勇于承担责任,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三是从严推动“能上能下”,传导追赶超越压力。聚焦党员干部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度,建立每周工作汇报制度,机关干部向办室主任汇报、办室主任在周例会汇报;明确“能下”情形。重点聚焦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明确7类27条“能下”情形,倒逼干部担当作为。

       狠抓四支队伍。持续深化“书记抓、抓书记”的模式,强化压力传导,从严督查问责,把党建责任和工作压力传导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日常监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切实增强“一岗双责”,成立脱贫攻坚交叉检查组,深入一线对“四支队伍”在岗履职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督导检查,倒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转变工作作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廉政教育,今年来,集中组织学习3次、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2次,全体机关干部形成自查自纠材料80余份,并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开展重点工作专项监督检查30余次,累计印发督查通报5次,约谈提醒、诫勉谈话6人,街道纪委累计立案8件,办结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