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让我们老党员重温入党初心,希望能为社区、为社会发挥余热。”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彬州市城关街道城东社区安居小区的党员陈志平成了社区的“常客”。
在陈志平看来,如今的社区已成为当地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特色化、精细化的服务。今年以来,彬州市针对城市治理短板,坚持党建领航,以“乐享党建、幸福万家”城市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努力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子。
党建联盟聚合力
城东社区所在的泾河新区纬一路,曾经车辆乱停乱放、各类摊贩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
“大家都想往前摆,把路都快占满了,车都没法过,也不安全。”4月15日,城东社区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现在这些问题得到了彻底整治,道路宽敞整洁了,便民市场更便民亲民了。”
城东社区体量大、人员杂,仅安居小区居民就超过7000人。“要想当好这个‘家’,不容易!”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田新娟深有感触。
为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城东社区党支部与彬州市城管局、小区物业公司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党建联盟,重新规划车位,规范私家车、电动车停放,划定流动摊点经营区域,明确经营时间,配备保洁员,再由社区和居民共同监督。
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力量,彬州市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堡垒“聚合”作用,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下沉到楼栋,通过及时有效解决问题,让居民感受到“乐享”党建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下沉小区认领事项
为全力破解“街道社区看得到的管不了、驻区单位管得了的看不到”等治理难题,彬州市专门从财政列支1000万元城市党建专项经费保障工作开展,向城市基层治理“深水区”挺进。
“太感谢了,生活上的琐事多亏了这些贴心人。”说这话的是独居在彬州市教师公寓小区的李翠兰老人。她口中的贴心人,是彬州市下派到该小区的楼栋长白群和志愿者队伍。
白群只是当地机关党员到社区、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代表,像他这样的楼栋长当地还有很多。彬州市从8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266名党员,担任132个居民小区楼栋长,将城市基层治理重心下沉至小区、服务“触角”延伸到楼栋。
为充分动员各单位各领域党组织、党员参与共建共治,彬州市出台《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认领、双服务”活动方案》,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通过认领10大类服务事项、20个服务岗位,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服务。
服务群众“零距离”
家住彬州市城关街道东街社区的弥平安是一名退伍军人,此前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次交谈中,他提及能否帮他找到失去联系多年的老战友。
“我们会尽力帮你找。”十多天后,通过多方打听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董海霞终于帮弥平安联系上在榆林的老战友。“当看到弥平安与老战友通话那一刻露出的笑容,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开心。”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郝金霞说。
近年来,彬州市紧贴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在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站),通过30余项服务,让周边群众和户外工作者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城市15分钟服务圈”成了党组织与群众心心相印的“幸福圈”。
“服务群众实现‘零距离’,关键是举措要走深走心、落细落小,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对于基层治理,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席耀峰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