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到他们的身影,就觉得特别安心。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园,我希望自己也能出一份力。”8月10日上午,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骊山新家园社区居民张真真来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主动帮工作人员分担任务。
最近,骊山新家园社区的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成志愿服务队,配合医务人员开展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对出入小区车辆和行人扫码测温、登记人员信息等工作。不少居民也加入志愿服务队,共同守护家园第一道防线。
在骊山新家园社区,因为有了社区党支部这个“主心骨”,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骊山新家园社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个大型安置社区,现有居民4086户、近万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61名、预备党员1名。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社区服务站机构健全,共配备社区工作人员15名。目前,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生活超市、医药超市、警务室等基础设施健全,社区居住环境优美,形成了可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15分钟生活圈”。
骊山新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波说:“社区刚成立时,很多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不适应社区生活,比如居民对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维护不重视,也不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我们思考怎么能帮助居民更好地融入社区,让村民不仅人搬上楼,把文明新风也搬上楼,共建共享新家园。”
在探索中,骊山新家园社区构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家园“理事会”、网格“大管家”、活力“红马甲”三个先锋体为主体,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
以“共建、共管、共治、共商、共享”为目标,社区党支部定期召开家园“理事会”,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为社区居民解决实事、大事、难事。同时,在党建共建联合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吸收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片警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民主议事机制,让群众的事群众议、大家的事大家定,不断推进社区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随着社区党建“朋友圈”逐渐壮大,共建共享红利不断惠及居民。2017年5月至今,骊山新家园社区召开家园“理事会”33次,为群众解决问题28个。
通过社区党建网格化构建,骊山新家园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居民自治体系,实行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楼片长、楼栋长四级管理。网格员们如同社区的“大管家”,既是政策法规“宣传员”、问题信息“收集员”,又是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创建“监督员”。
遇到困难怎么办?骊山新家园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成立了“小喇叭”政策宣传队、“老娘舅”居民协调服务队、“搭把手”邻里互助服务队、“管得宽”治安巡逻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社区还设立“四点半课堂”“花样夕阳红”“邻里节”等9个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
现在,“红马甲”志愿者已成为骊山新家园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635人,占社区常住人口18.5%,总服务时长64354小时,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骊山新家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高敬介绍。
小社区、大幸福。骊山新家园社区夯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面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