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秦都区:三种模式探索“公益+市场” 社区治理新路径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9-03 20:47

近年来,秦都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人民至上、问题导向”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逻辑”的思路,通过培育孵化、资源整合、政企共建三种模式,积极探索“公益+市场”社区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培育孵化模式,强组织。探索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新模式,采取“1+N”形式,“1”即成立以街办或社区为区域的社会组织孵化中心,“N”即孵化若干个社会组织,为初创型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孵化经费,实现社会组织及党组织同步建立、同步培育、同步壮大,鼓励引导孵化成熟的社会组织到辖区开展各类无偿或低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目前孵化培育的渭滨弘毅发展中心全面承接了渭滨辖区内的公益援助,包括帮贫济困,关老爱幼,好人好事表彰等慈善工作。渭滨街道文化社团孵化基地,依托704幸福园文化协会已成功孵化朗诵社团、健身舞社团等10个兴趣社团。爱尚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着力提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公益服务等,通过加强与社区深度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力量投入社区建设。

资源整合模式,强服务。探索社区服务商业化运营新模式,在“心心秦家”新型党群服务工作站试点“资源换服务”“公益和低偿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助推社区自我造血增能。咸阳优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心心秦家”进小区区,将服务网点下沉至小区群众身边,开设渭滨党建、社区咨询、房产租售、创业招聘十大栏目,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壁垒,已累计为4户入股咸阳湖党群服务站五保户每人分红2100元。渭滨街道创业就业支持中心和小滨工坊、小薇书吧、小味当家等服务品牌,通过街道免费为其提供场地,为辖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服务、辖区居民提供低偿服务。通过减少人员、减少经费投入成本,实现社区治理“最小化”换取服务“最大化”。

政企共建模式,强治理。针对老旧小区较多、设施陈旧、矛盾易发的问题,采取政企共同出资提升空间品质、社区和物业协调联动、社区和企业党员交叉任职等方式,探索“区域化党建聚合力、一体化治理促和谐、多元化参与强服务”的小区治理模式,不断延伸党和政府的工作触角。先后建成陈杨寨街道华府御园社区“红色物业”、渭阳西路街道和渭滨街道红色物业孵化中心,由孵化中心党支部组建“贴心服务队”“微笑服务队”,配备相应的管理、保安、保洁等人员,为老旧小区配套基本物业服务,逐步更换老旧小区路灯、楼梯照明设施、井盖以及小区绿化等问题,解决了148个“三无小区”物管不愿进、社区不好管的问题。华府御园社区“三融合三提升”打造“红色物业”,通过办公一体化、人员交叉任职、服务功能共享,为居民群众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服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