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积极推行“四优四建”工作措施,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把联系服务居民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区网格,真正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组织体系,构建微党建管理服务体系。按照有利于党的领导、精细管理、精干高效的原则,统筹考虑网格划分、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和党员领导干部分布、小区规模和居民组成等情况,合理确定网格党支部数量。采取“街道党工委选派指导员、社区工作力量下沉、党员业主排查推荐”等方式,组建筹建工作组,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稳步推进网格党支部应建尽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成立社区网格党支部49个,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优化运行机制,搭建“五位一体、共建共享”新模式。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共同开展社会性服务工作,充分将“五位一体”的优势发挥出来。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实行“一区一策”,结合社区党建联席会和驻区单位资源清单、社区需求清单,立项目、明时间,落实项目共计2个,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5次。社区党组织将服务居民群众的各项活动进行整合,采用“一张清单”“码上就办”等载体,明确主体、简化流程,开展一站式、多元化、便捷化的“微服务”,试点社区在新的模式下,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累计约80余件,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也逐渐凸显。
优化服务功能,创建温暖幸福和谐新家园。印发《关于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实施意见》,健全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街道、社区两级建立党建联席会议进行互联互动,5个街道与21个社区分别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双报到”工作,对居住在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实行双重管理,组织党员干部每半年至少参加一次社区活动,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全市有189个基层党组织、5024名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
优化基础保障,建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础。市财政每年严格落实社区工作经费、社区“两委”干部补贴,并足额下拨,支持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同时,市委组织部不断完善“社区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务员—街道党政班子副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三项机制向基层延伸,让社区工作者干事有奔头、晋升有空间,为城市基层治理积攒人才队伍。另一方面,指导有条件的物业公司单独成立党支部,加强与社区党组织党建联建工作,稳步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目前已有4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了党组织。
(兴平市委组织部:赵鹏远、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