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周至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选干部强班子,抓党建夯基础,拓渠道兴产业,聚人才赋动能,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党建+头雁振兴,发挥领航作用
分三批五期对全县237名新任职村(社区)“一肩挑”党组织书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用理论武装头脑,引导“一肩挑”头雁快速转变角色,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升履职本领。发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实绩业绩,建立“实绩月考核制度”,每月评选10名优秀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以函告的形式每季度向派出单位喜报。全县村级领导班子呈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美好画面。
党建+体制振兴,完善长效机制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19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大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周密部署,压茬推进。出台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三年内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达到“四增强七过硬”,实现“村村达标,整镇推进,整县过硬”大目标。
党建+基础振兴,建强战斗堡垒
县级财政全额支持,红色便民“WIFI”全覆盖。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大力整顿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县94个村级党组织阵地得到全面提升。15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融入党建元素,村容村貌、红色氛围焕然一新。村级党组织“问题墙”+“回音壁”,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事项1836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建+创新振兴,强化鼓励激励
立足脱贫攻坚期间“五面红旗”村成功案例,接续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旗村争创活动,全县共申报了47个红旗村,经过部门单位初评、五部门联评、县委常委会研究三个环节,每年确定20个红旗村。县财政为“红旗村”支部书记每人每月奖补10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每月奖补700元,极大地鼓舞了村级班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热情。
党建+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
立足国家级生态县,以种植、养殖、乡村旅游为全县村集体产业发展主线,涌现出了哑柏裕盛村集体经济年收益600万元,楼观周一村、楼观焦镇村、翠峰东红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超过50万元的村级党组织党建强、产业强的喜人局面。今年投入项目资金1828万元扶持17个村集体经济。策划了“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终南山下、道地好果”地域公用品牌,猕猴桃全县果农人均收入超过1.3万元,全县18个镇(街)237个村集体经济总收益达2200万元以上,鼓足了群众钱袋子。
党建+人才振兴,激活人才效能
立足全县猕猴桃产业和周边高校师资优势,县委人才办全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周至县乡村振兴农民学院,组织电商、苗木花卉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共195场16143人次;组织63名科技特派员为全县63个脱贫村和6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人才振兴扬帆起航。
周至县将始终立足党建工作,持续强化基层堡垒战斗力,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