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秦都区:“四个一”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3-09 09:47 作者:刘娜

去年以来,秦都区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作为统揽党建工作全局的重要抓手,严格按照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扎实稳步推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锻造一支队伍。通过开展“村村过硬、整体升级”活动,建强战斗堡垒,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确保149名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驻村工作,真正为民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防汛、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教育培训的“活教材”,对兄弟县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向身边的榜样看齐,打造一支本领过硬、业务精湛的干部队伍。

发展一个产业。53个行政村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马庄街道天阁村具体浓厚的文化底蕴,投资建设刘古愚纪念馆,展现“小乡村大文明”,通过传颂“先贤”,凝聚“外贤”,激活“今贤”,培育“新贤”,发展第三产业。依托两种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林孟村入股绿盛泽专业合作社,双照街道“小白菜做出大文章”走出了“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采取抓点、连线、成片的推进方式,启动了“面上”整体谋划,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到全区规划“一盘棋”“一张图”。

培养一批人才。加大农业专业人才聘用力度,从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退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及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选聘一批产业紧缺、农民急需的特聘农技员。积极实施“人才兴咸 创新发展”战略,通过选调生分配、事业单位选派等方式,挑选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集聚人才力量,实现“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转变,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探索一套模式。推行“村‘两委’+监督委员会+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推进基层治理网络纵横贯通、到底到边;完善村民主决策管理制度,建立村务公开、服务承诺、民主评议、群众代表会议等制度;深入挖掘“党员积分制”“四议两公开”“网格化管理”等乡村治理成功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真正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具有影响力的经验典型,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