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开展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潼关县坚持“四抓四促”,引领“三无小区”治理提档升级。
抓组织建设,促红色引领。针对“三无小区”管理缺位、服务缺失、基础薄弱等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先行”原则。在疫情防控中,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小区、党员干部包联居民户,建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119个,制作宣传标语420余条,3000余名党员干部24小时轮流值守,定期上门走访排查,建立民情台账和需求清单,重点做好疫情防控、居民服务等工作。同步实施城市小区党支部组建优化提升行动,单独组建小区党支部14个,联合组建党支部21个,实现“三无小区”党组织全覆盖。
抓制度建设,促工作规范。持续推行党建引领提升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调整理顺三个城市社区区划管理,将城区划分为18个网格,对已建立的小区党支部进一步优化整合,新组建网格党支部18个,修订完善网格党支部工作职责、议事制度、党员志愿服务队工作制度、包联干部工作职责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网格共同组建“党建联盟”,合力构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巷道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组织图谱。106个单位3048名在职党员全部进入网格,900余名党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小区楼栋长等成为“红色管家”,形成了“支部在网格、小组进楼栋、党员在身边”的城市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抓平台建设,促群众自治。探索“党支部+自管会”、“党支部+家委会”等共管模式,积极搭建“周二说事日”、“周末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居民议事平台,将小区绿化亮化、纠纷调处、公共安全等纳入居民议事内容。通过党组织(家委会)推荐、群众自荐等方式,吸纳120余名热心公益、综合素质好的在职党员、居民代表进入家委会,鼓励党支部与家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党支部牵头,定期召开议事协调会,坚持有事大家议,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截至目前,成立家委会、自管会等11个,组建自治物业机构19个,协调安装小区大门8个,安装监控40余个,化解邻里纠纷20余件,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自治“当家人”。
抓志愿服务,促共建共享。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健全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以每月1号“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以共驻共建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建立8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小区堵点热点和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开展“流动办公进小区”、“牵手夕阳红 温暖老人心”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初步完成“三无小区”改造5个,外墙粉刷6200余平米,安装入户门20余个,修葺屋顶面积800余平米,协调解决东区污水提升站除臭加盖、翠城小区门口长期拥堵、“三无小区”私搭乱建等问题50余件,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