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韩城市:“四个坚持”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5-27 08:23 作者:雷丹

近年来,韩城市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着力点,聚焦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兼修、“点面”结合、“多元”互补,打组合拳、练基本功,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城市综合治理的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大党建格局。

坚持“上下”联动,深化体制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动体系。推动街道赋权增能减负。坚持把街道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的先手棋,针对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责任大、任务重、权力小的问题,理顺街道权责关系,明确街道行政权力事项48项,逐步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坚持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按照“六办三中心”调整设置街道内设机构,下沉新城、金城2个综合执法大队,推动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用好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动态调整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完善《议事规则及组织办法》,突出市、镇(街道)、社区贯通联动,平均每年召开联席会议170次,累计研究解决城市治理难题216个,实现一招破题,满盘皆活。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落实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情况作为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将落实赋权增能减负、共驻共建等工作,作为对市直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各项部署要求高质量落实。

坚持“内外”兼修,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社区治理动力。紧盯社区治理对基层队伍能力需求,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打造“硬核”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科学规范选聘机制。在社区“两委”换届中,坚持高线选人,充分酝酿考察,形成老中青结合梯队配备。按照控制总量、员额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以城镇常住人口每万人不低于18名社区工作者要求,科学合理核定社区工作者数量,全市共配备社区工作者513人,其中,省市统一公开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74人。建立系统全面培训机制。按照“市级示范培训、镇办全员培训、社区常态培训”原则,实施“3+2”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截至目前,2人取得研究生学历,156人取得本科学历,93人考取国家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规范有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备案管理,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市委组织部负责管理社区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市民政局负责管理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人事档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与市民政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修改完善《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调整岗位、确定报酬、奖励惩戒等重要依据。建立要素健全保障机制。制定《关于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综合考虑社区工作者岗位、社区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专业水平等因素,统一建立社区正职、副职、工作人员“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社区工作者人均月平均收入增幅近900元。畅通优秀社区工作者晋升通道,积极推选优秀社区工作者参加公务员选拔,4人招录为公务员,1人通过推荐选举为副科级领导干部,23人被推选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有效打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天花板”。

坚持“点面”结合,做实网格服务,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始终坚持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改革导向,注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突出服务为本,不断深化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完善片区功能定位。探索中心城区街办之下“片区、社区、小区”三类城市服务管理单元改革,建成“惠企便民”政务服务“双大厅”和重阳片区政务服务大厅,下沉民生、卫健、社保、市场等领域便民服务事项63项,最大限度减轻街道社区负担。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帮办代办体系,选派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机关部门、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357人担任代办员,形成了“党建引领、片区联动、辐射成圈、覆盖街区”的治理服务格局。拓宽基层治理覆盖面。以“便于治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精简高效”和组织结构扁平化为原则,将部门在基层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合理划定一级网格215个、二级网格1393个、三级网格6709个,配备网格员8317名,实现网格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步印制《韩城市城乡社区网格员工作手册》,分层分级对网格员进行全覆盖培训210余场次,推动基层治理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推行双向联动。探索建立“1+2+N”工作机制,通过网格化管理和12345服务热线“双剑合璧”,形成以“网格员+热线”解决问题为主,网格员全域兜底的服务管理模式,让每名网格员既是群众诉求收集员,又是热线工单办理员,实现事前贴心服务,事中及时处置,事后跟踪反馈。自推行以来累计接单2621件,已办结2467件,解决率94.2%,回访率100%,满意率99.6%。

坚持“多元”互补,推进互联互动,聚集社区治理合力。加强组织联动,把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联接整合起来,让“党建孤岛”串联成“党建高地”。统筹资源强保障。统筹用好市级部门党员干部资源,市级部门选调70%的干部组建一支或多支志愿服务队,选调志愿服务队中70%的人员组建应急预备队,全市62个部门4723名党员干部组建69支志愿服务队和应急预备队。按照“平战转换”原则,推动部门党员干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及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集中利用10天时间,重点围绕提高应急处突、个人防护及应急救护等方面能力,对志愿服务和应急预备队进行全员培训,组织下沉网格开展“敲门行动”,确保亮明身份,入网入格,报到服务。创新模式优服务。扎实推进“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实行“轮值主席制”“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居民群众不同需求,创设了禹明宫社区“六融六推促治理精准服务全方位”、惠民居社区“一心三联三动”、乔南社区“七联七建”、下矿社区“党建345服务有温度”等具有社区特色的服务品牌。多方协作促共治。突出“引领、治理、服务”三项功能,组建小区(网格)党组织119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8个,为24家物业服务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有效发挥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作用,围绕小区环境改造、公共设施维修升级等工作,通过召开“红色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组织体系。

供稿:中共韩城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