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澄城:“大网微格”贯通城市治理“经脉”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01 15:11 作者:吴梦丹

今年以来,澄城县主动适应城市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治理水平和服务居民群众能力为根本,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网格化”治理模式,推动形成了“精准化、精细化、项目化、品牌化服务”的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体系。

网格员入户.jpg

合理划分网格,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域覆盖”。按照“全域一张网”要求,实行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在城区,按照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将17个社区划为108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64名;在农村,率先在城关街道推行乡村网格治理模式,完善街道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中心户长(退休干部、退伍军人、乡贤)的四级网格体系,按照街道—村—组—巷道四级,将城关5个村划为45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70名,确保区域有网、网中有格,人在格上走、事在格中办,推动“网格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盲区”。

整合治理资源,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科到位”。将乡村振兴、信访调解、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等纳入网格,推进公共服务进村社、村社事务划分责任、工作责任进网格,党建、综治、环保、城管等多网并一,进一步完善网格便民群、网格志愿队,确保每个地方都有人管理,每户人家都有人服务,将党的声音和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社会最末梢,从而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

互通数据信息,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网集成”。澄城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心在城关街道,因此,2018年便建成了涵盖城市社会治理各领域、各层级的“智慧城关云平台”智能化网格管理系统,按人口管理、服务群众、决策分析三大类建立了数据采集、民情直通车、在线办事、返乡人员登记、人房管理、人大代表进网格等14个版块,最大程度优化了平台功能,确保基础信息“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有效避免了各部门人口信息不统一、数据打架、资源浪费问题。同时,强化“民情直通车”作用,全面推行“群众点单、街道下单、社区派单、驻区党组织(党员)接单”的便捷式服务模式和“事件上报-分流-受理-核实办结”的工作流程,由网格员将各类热难点问题通过民情直通车线上上报,群众也可以自行通过城关党建云平台公众号申报,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将上报事件分流到所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村、社区、共驻共建单位认领办理,让资源统筹整合、问题高效处置。今年以来,通过“民情直通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3件,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精准化、管理空间化。

疏通拐点堵点,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程跟进”。今年,在“一格多元、一员多能”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城市社区网格员管理办法》《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村级“爱心储蓄”积分兑换实施方案》,印发了《网格员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员职能,夯实网格员“六清四到四访四报告”职责,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深入到楼栋。在街道,为每个网格员配备轨迹卡,在“云平台”系统上通过轨迹卡定位功能保障网格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掌握网格员下沉网格情况,网格管理也实现了从坐等群众上门到网格员主动下沉、全程跟进服务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需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强化了前端发现能力和问题处置效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供稿:澄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