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关于“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总体要求,城关街道积极探索“12345”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深化实施网格化治理体系,真正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群众诉求“全响应”,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搭建一个平台。坚持以“马栏·党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街道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通过集结治理职能、下沉工作力量、延伸组织触角,吹响网格治理“集结号”,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发挥两个作用。创新组网合一机制,有效整合党组织和网格管理、党员和网格员队伍,做到优势互补,使得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网格化管理指挥平台、网格员基层社会治理一线发现、一线解决及前沿末端服务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构架三级网格。结合街道实际,建立基层社会治理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一级网格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网格长;二级网格设置18个网格板块,由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三级网格以小区、村民小组为单位,社区设置67个、农村设置60个、共计127个网格,并组建“一专四兼”网格员526人。
完善四项机制。落实“网格员定期培训、民情日志月调阅、工作情况随机检查、红黑榜月通报”四项机制。深化“点单式”服务,组织党员干部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聚千家心,在社会治理中“亮身份、讲奉献、作示范”,定期召开网格员会议,分析研判社情民情动态、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确保网格员和群众(居民)“双向知晓”,形成网格闭环运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建好五支队伍。优化配强“1+N”网格工作队伍,各村(社区)组织党员、法治、物业(乡贤)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统筹辖区内网格化治理工作,并赋予网格员“民情信息、政策宣传、治理巡查、矛盾调解、民生保障”的“五大员”职能,每半月对重点户走访一次,每月对所包户全覆盖访视一次,全面搜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现场答疑释惑,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发挥“一专四兼”网格员队伍工作职能,共收集征地拆迁、违法建筑、经济纠纷等方面各类矛盾纠纷62件、预防化解风险隐患6起,解决民生实事20件,实现“党组织联系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全封闭,社情民意全掌握、风险防范全管控”,绘就旬邑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城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