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联系着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幸福生活。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强,小区物业等社区基层治理水平与城市化进程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显现。
而在铜川市王益区云梦堤社区心河湾小区,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绿植、干净整洁的路面、崭新的红色文化墙......,昔日成堆的垃圾不见了、昏暗的路灯明亮了、乱停乱放的车辆归位了,“红色物业”的宣传语随处可见,原本物业弃管的老旧小区焕发了新颜,舒适宜居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
这仅仅是铜川市探索“红色物业”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川市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创建,着力破解“物业不作为”“弃管小区无人管”“老旧小区难管理”等治理难题,以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真正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引入物业”让小区服务更优质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街道育才小区由于体制不顺、管理不当、配套设施不全,这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和居民矛盾最为突出。后来,小区干脆陷入了没有物业公司的困境,水管坏了没人修,乱搭乱建没人管,空中线网没人理,矛盾纠纷频发。
为规范小区管理,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育才社区党委积极为小区业委会进行换届,整合辖区物业公司资源,多方甄选,为育才小区引进了现在的物业公司——铜川市自强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今年5月份,又指导自强物业成立了党支部,建立育才小区“红色物业”。
“红色物业”一进驻,居民马上就感觉不一样了。“大门换了新的,排水也畅通了,房子加盖了保温层,还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住在这里别提多舒心了。”小区居民王大爷笑着说。
育才社区党委的做法源自2021年4月,铜川市委组织部联合市住建局等四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两委”、网格(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中的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行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公司协同配合的“四位一体”小区治理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社区网格党支部委员与“红色物业”交叉任职89人,联合解决疫情防控、矛盾化解等难题950余件,实现双向互动、资源共享、治理共抓。
“自建物业”让弃管小区获新生
机电小区属于铜川市王益区桃园街道光明社区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老化陈旧,物业服务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物业公司都不愿意接手,服务管理难度较大。
“我们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发现类似机电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还有很多,改造难度大,物业公司不愿投资,业主不愿交钱,业主投诉找政府、物业甩锅给政府 ,最终只能政府兜底,由社区来替代物业公司进行服务。”光明社区党委书记付军龙介绍说。
为了彻底解决弃管小区无人管的问题,光明社区党委经过多方努力、积极探索,成立了首家以社区党委为主导的非营利性“红色物业”公司——铜川市王益区军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实行铜川市最低价,采取“社区先投入+低收费+先服务+后缴费”的运营模式,组建家园保洁、应急保障、邻里服务、关心关爱、跑腿代办等5支“红色管家”队伍,吸纳网格员、小区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加入,还聘用了社区里5名困难群众。
“现在物业不光服务态度好,做事也不敷衍,关键是能够真正帮我们解决问题。前两天,屋里水管漏水,我给物业打了个电话,不到两分钟,人家就来屋里给我修好了,真是好得很!”谈起“红色物业”带来的新变化,小区居民周抗美连连称赞。
“拆墙并院”让老旧小区换新颜
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城关街道南苑社区方泉教师院、方泉水道巷院、粮食局家属楼、公路段家属楼4个小区,存在场地和居民活动空间小、停车难、道路破损、架空线凌乱、绿化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面对这些难题,南苑社区党委通过入户摸排、动员,宣传政策,首次推行“拆墙并院”,即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将“合四为一”的新小区统一命名为方泉小区,得到了小区业主的普遍支持。
“这个小区的房子都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空间狭小、车辆乱停乱放,现在一合并,合理规划停车位,还开了两个门,一边进一边出,安全方便。”业主董斌指着方泉教师院大门说。
据了解,今年4月,在“拆墙并院”基础上,印台区方泉小区把废弃锅炉房改造成党群服务驿站,建立了“方泉网格党支部”,引进物业公司,成立业主委员会,建立物业党支部,通过“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党支部”联动共治,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设立“板凳课堂”,宣讲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建成“议事亭”,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推行红色“家”物业服务,营造良好家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今年以来累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事36件,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
(铜川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