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北部的太平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搭建集体经济合作平台,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两条路,发展富民、助民和惠民三个产业,开展“五治”融合,确定了“一平台、两条路、三产业、五治理”的发展新思路,迈上新起点 迎来新发展。
一个平台,托起乡镇振兴梦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领到了2万元分红金,计划将坡底到坡上的通村路修整一下”,村书记孙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说。
说起分红金,还要得益于乡村振兴融资平台的搭建。2020年,为突破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产值低、生产资源零散、集体经济组织薄弱等发展瓶颈,太平镇按照“镇统筹、村联合、共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托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合资组建陕西空港红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太平资本+社会资本”的乡村振兴平台,全镇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通过农业种植、土地发包、土地托管、工程建设等项目,红杏公司为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发放32万元。拿到分红金,各村纷纷投入到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帮扶等工作中,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忙碌场景。
三产融合,鼓起农民口袋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太平镇着力建立“富民、助民、惠民”产业融合体系,加快产业链建设,提升致富多元化,让农民富起来、乐起来。
富民产业让群众增收。太平镇引导红杏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统一托管经营土地,规模化实施粮食种植、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对接能源公司,搭建1000亩农业设施大棚,架设太阳能光伏板,发展农光互补产业;同时,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果园。现在,集中种植的1000亩小麦示范田喜获丰收,农光互补大棚已经全部搭建完成,现代农业果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助民产业架起桥梁。2020年起,太平镇着力发展助民产业,一方面通过鼓励青年人返乡、建立电商基地,推广“红杏”品牌,让太平红杏搭上电商销售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宅基地盘活,建立特色民宅,积极与人才企业对接,建立起多行业、多领域人才交流基地,让更多企业、人才关注当地的发展,推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惠民产业温暖民心。为了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太平镇建立“一核多点”养老模式,一方面搭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通过设置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太平版“快递送餐”、健康保健等功能,为区域老年人提供集中配餐、全托照护、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另一方面整合六个现有幸福院资源,提供集中配餐服务和业务指导,形成“中心带站点”运营模式,将服务辐射到幸福院,形成养老服务中心与幸福院的有序衔接,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五治融合,打造平安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至关重要。为了推进乡村治理,太平镇通过抓党建肃风肃纪、建立党员网格管理、凝聚青妇老“三支力量”、开设“法律大讲堂”、搭建数字治理载体,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有效相结合,为各项产业的发展聚人气、解纠纷、平阻碍,营造和谐、平安的良好村风。
乡村治理要做好,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此太平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抓党建肃风肃纪活动。通过开设“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提高年轻干部思想意识,强化作风建设;表彰优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支部”,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紧盯重要领域、重要岗位、重要节点开展专项督查,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绷紧党员干部心中党纪国法这根“弦”。
有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太平镇以“民呼我行”为口号,开展党员网格化管理工作,着力发挥党员、村党支部服务群众的力量。党员网格化管理采用“二级网格”架构,并于每月月初进行走访填写网格化管理日记簿,广泛收集群众的呼声。通过加强党员中心户动员、管理工作,实现了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资源清单的精准对接,也激发了党员中心户的工作积极性。
每季度的一次“法律大讲堂”,邀请专业律师给村民们讲解法律知识,村民们越来越感觉到法律的重要性,极大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每月20日,青年团员们总会穿着“红马甲”穿行在留守老人的家中,为老人们免费提供理发、洗衣、打扫房间……这是由镇党委组织发起的“为民服务志愿行”活动,调动起青年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激情;为充分发挥妇女在丰富乡村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动员妇联组建舞蹈队、军乐队、餐饮服务队,通过互动、交流,增进妇女间感情,激发妇女力量,号召妇女参与到集体文化、经济建设中来;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的老协作用,深入群众中,及时掌握村民的矛盾纠纷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和谐村风。
伴随着基层治理的不断精细化,太平镇着力搭建智治平台,一方面通过改造升级村级阵地,网络全覆盖,安装多方位摄像头,提升村级办公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建设红色小院,配备实时通讯设备,搭建民情数据平台,提升为民办事效率,实现信息及时更新、民情迅速收集、问题快速反馈。
农民增收,田野焕发新活力,治理有效,乡村展现新形象。踩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太平镇朝着产业振兴、平安乡村的目标不断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新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