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乾县:“双报到·为民行”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0-24 11:04 作者:陈宇飞

“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开展以来,乾县把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作为答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答题的重要内容,组织全县6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711名党员下沉8个社区,极大充实了基层治理力量,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全覆盖下沉,切实为基层治理增活力、添动能。针对前阶段疫情防控实际和补齐基层治理短板需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一是全员有序下沉。单位党组织统一分配名单与社区联系报道,组建联系社区工作队、应急工作队。在职党员一律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编入社区网格党支部,联系服务10至20户居民,使“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成为常态。二是精准科学调度。坚持县级统筹、街道协调、社区调度,动态调整下沉力量,做到分批下沉、减多补少、调强补弱。对岗位职责、身体状况特殊的党员,不作硬性要求。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各部门领导班子带头到社区报到,建立社区联系点8个,21000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基层治理最前沿。

坚持全方位服务,真正让居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为民办实事中增强下沉党员的成就感、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实行“四单”管理。建立“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支部)接单、活动评单”服务模式,围绕党建联建、社区治理、政策宣传等服务内容,下沉党员踊跃接单,提供精细化服务。二是推行“结对帮扶”。2711名下沉党员认领网格党组织成员、楼栋长、业委会成员等岗位,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875件。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与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三是鼓励自主服务。下沉党员主动寻题解题,采取自荐服务、组团服务等形式,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涌现出市政管理处小区“天天敲门组”、乾唐锦绣小区“治安巡逻队”等服务团队,在走巷串户、访民问需、排忧解难中走进了群众的心门。

坚持全周期管理,努力使党员干部受教育、提素质。把下沉社区作为锻造新时代好干部的有效举措,加强日常管理,确保身入心到。一是跟踪管理服务事项。对联系单位和下沉党员领办事项实行公开承诺,定期公开践诺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下沉信息平台,实行党员在线登记、服务事项在线领办、工作数据在线汇总。二是定期报告服务工作。推行“双报告”制度,单位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一次联系服务社区情况,在职党员干部每半年向所属党支部报告一次下沉社区情况,并在组织生活会上开展对照检查。三是严格考核服务表现。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考核权,定期向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干部下沉表现情况。将下沉工作作为党建责任制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定期评选共建先进单位、最美下沉党员。

坚持全领域融合,推动协同共治提效能、上水平。注重发挥下沉工作的杠杆作用,推动各类组织、力量和资源有效融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一是融入大局大势。引导下沉党员紧扣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三融入、当先锋”主题实践,积极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活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在实际行动上。二是应对大战大考。建立平急转换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报道党员迅速从“平时战备队”变为“战时尖刀班”。连日来,志愿服务者助力打赢多轮局部疫情防控。三是推进共建共治。对口联系单位全部吸纳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开展互联互建活动,实现党建联抓、服务联动、资源联享、治理连管、发展联推。西大街社区组织下沉党员参与“共享客厅议事会”,带动社区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治理成果。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