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秦都区“社区+企业”推动“三无小区” 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17 16:24 作者:薛一博

今年以来,咸阳市秦都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孵化培育、国企兜底、共融共治等三种“社区+企业”模式,推动“三无小区”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突出一个“育”字,提升管理能力。针对“三无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渭阳西路街道依托有相应资质的物业企业组建物业孵化中心,在社区前期代行物业服务职能。通过“征、提、审、推、签、评、聘”的物业孵化培育“七步法”(社区党组织牵头征求意见——物管会(业委会)提交申请——孵化中心初审街道党工委复审——社区党组织、物管会(业委会)和孵化中心联名推荐2至3名物业服务企业——确定1家签订试用合同——动态评价考核——聘用物业服务企业,为小区配套基本物业服务,妥善解决19个“三无小区”物业“怎么进”“怎么管”的难题。

突出一个“兜”字,提升服务水平。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采取国有企业物业兜底的方式,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能力大幅提升。西兰路街道沈家社区引入咸阳方圆实业物业公司,推行“企业先期投入+先尝后买+低收费”的模式,采取“三步走”的方式,对老旧小区逐步进行接管。为了加强管理,做好服务,物业管理方咸阳方圆实业公司经理担任沈家社区监委会委员以及网格党支部书记,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入户保洁、送水上门服务等16项基础性物业服务,让辖区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和服务。

突出一个“融”字,提升治理效能。陈杨寨街道华府御园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探索推行社区和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由御园物业经理兼职社区支部委员,社区支部委员兼职物业党支部副书记。整合辖区在职党员和物业企业资源,打造“小遇服务”党建品牌,按照小区楼栋数量和居民居住位置,将辖区3个小区、17栋居民住宅楼划分为5个社区网格,推出实施包括“跑腿服务”“微笑服务”等4项16类先锋服务计划,主动作为,接“哨”即“应”,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7件,实现了社区服务“零距离”。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