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持续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打造“红色物业”、物业孵化、国企兜底、居民自治等方式,着力破解业主委员会组建难、物业服务提升难、老旧小区管理难的“三难”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效能水平。
“统筹推进+分类施策”为业委会组建提速。印发《关于加强全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工作方案》,对业委会的组建换届、人选联审、党组织覆盖等各项工作进行指导,明确了相关单位的具体职责。分类推动符合条件的业委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鼓励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以业主身份参选进入居住小区业委会,对暂不具备成立条件的,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在社区居委会下设物管会,临时代行业委会部分职责。目前,全区共成立业委会37家、物管会52家,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
“红色覆盖+监督考核”为物业服务水平提质。探索打造“红色物业”,鼓励社区“两委”成员与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目前,已有56名优秀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兼任社区“两委”成员,32名社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物管企业党组织委员。强化物业企业监督考核,渭滨街道建立物业季度考评制度,街道考核组围绕硬件设施配套、环境卫生、12345市民热线反馈问题处理等方面,对54个小区物业进行实地测评,最终依据平台反馈问题办结情况、居民满意度调查、现场考核打分结果对物业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在季度末召开物业服务企业考核评议工作讲评大会,发布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比“红黑榜”。
“孵化培育+居民自治”为老旧小区管理提效。创新物业孵化培育机制,渭阳西路街道依托有相应资质的物业企业组建物业孵化中心,代行物业服务企业职能,通过物业孵化培育“七步法”,为辖区老旧小区配套基本物业服务,妥善解决19个“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的问题,为居民提供门岗值守、卫生保洁、设施维修等物业服务12项。鼓励社区居民自治,西兰路街道思源南路社区成立小区业委会,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改造后的沿街门面出租,并协助收取物业管理费,将租金和物业费用于支付门岗保洁人员工资和小区设施维修。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