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秦都区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探索推行“构建一个组织体系、探索一种物管模式、打造一套智慧系统、织密一张服务网络”的“四个一”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解决了老旧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受到辖区群众一致好评。
构建一个组织体系,延伸治理触角。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社区党组织以居民小区为单位,通过网格摸排、入户走访等方式,摸清小区基本情况。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派驻促建等方式,成立网格(小区)党支部424个、715个楼栋党小组,努力实现应建尽建。对于小区党员人数较多的,按楼栋、楼道或功能、兴趣爱好等设立57个小区党小组,不断延伸党的建设和治理服务触角,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探索一种物管模式,打通治理堵点。坚持治管并举、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探索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的有效形式。在规模较大、有物业服务的小区,全面推行社区物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社区+物业”一体化融合办公,与业主代表定期协商解决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服务事项,推动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对无物业管理、无业委会(自管会)的小区,探索物业孵化培育新模式,通过“征、提、审、推、签、评、聘”物业孵化培育“七步法”,为小区配套基本物业服务。对自管小区,小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物管会52个,通过党建联建、认领共建项目等方式,引导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给予指导帮助,提升自管水平。
打造一套智慧系统,提升治理水平。坚持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老旧小区治理各环节,积极推广智慧门禁系统,建成3个街道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实现人口管理动态化、便民服务精细化。渭滨街道在辖区2处最高建筑楼顶安装360度半径达5公里的智能识别鹰眼监控系统,打造了全时段、全过程的社会综合服务管理高科技智能预警系统。渭阳西路街道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时时查询,指挥调度、分析研判,提高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以小区为单位开通居民微信交流群,在方便居民沟通交流、守望互助的同时,为居民和社区之间搭建起便捷沟通的桥梁,拓宽民情收集、社区服务渠道,完善“线上+线下”智慧小区格局。
织密一张服务网络,集聚治理力量。聚焦多元参与,凝聚共治力量。以“双报到·为民行”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市区两级单位12000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就近到社区报到,主动下沉小区(网格)、楼栋,主动认领小区需求,开展结对共建、服务群众等活动。一批退休干部、国企职工等党员骨干带动80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门禁值守、秩序维护等物业服务,“芙蓉大妈”“泉心服务”等党员志愿服务队与物业服务人员定期为空巢老人、生活困难居民提供水电气暖等36项家政服务,服务居民1.2万余人次。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红色代办点”,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快递代收、费用代缴等12项贴心物业服务,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