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从“建强堡垒、凝聚人心、提升服务”三向发力,破解“基层力量弱、居民融入难、服务质量低”等社区治理难题,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化”联动建强堡垒,破解基层“力量弱”难题。一是组织建设系统化。在城关街道设立党工委,社区成立党总支,网格设立党支部,楼栋成立党小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居民小区党建治理格局。二是配套设施规范化。按照“服务提升、功能分区”构建思路,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和亲民化改造项目。打造群众文化活动中心5个,日间照料中心8个,开展活动32场次。三是作用发挥显性化。开展“双报到·为民行”活动,将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居民小区党支部进行一对一“连线”,结成“党建对子”68对,从机关单位中选配优秀党员担任社区所属支部党建指导员,开展矛盾调解、困难帮助、政策宣讲“三上门”服务,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进一步突显党员治理作用。
“三变”融合凝聚民心,破解居民“融入难”难题。一是推动生人变亲人。针对小区居民相见不相识、相识无往来问题,按照“旧帮新”“少帮老”“亲帮戚”原则,线上、线下组建邻里互助组、微信群200余个。在社区阵地建立健康小屋、水电维修、失物招领等互助服务微站点,完成互助微心愿活动600余次,让“远亲不如近邻”理念根植人心。二是推动旧习变新风。共商共议制定《社区居民公约》,编印社区生活手册6000余套,组建社区居民宣讲队16支,组织开展文明新风文化节、文明家庭户评选等社区文体活动60余场(次),社区居民衣物乱晒、杂物乱堆、弃物乱倒、宠物乱跑等陋习明显扭转,形成社区文明新风尚。三是推动小区变家园。实行“小区党组织+网格员+楼栋长”三级联管制,对家庭矛盾、征地拆迁、乱搭乱建等问题,通过五老融心调、居民众口调、司法权威调等方式,推动“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社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0%。
“三单”惠民提升质效,破解服务“质量低”难题。一是提供“清单式”定向服务。党建联盟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向包联社区党组织列出服务清单和项目,接受社区“指定”任务。党建联盟单位负责人每月至少到社区走访调研1次,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提供“订单式”便民服务。依托网格党建组织架构,2711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参与“双报到·为民行”活动,根据“八小时”外工作或应急响应需要,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工作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升便民服务质效。三是提供“派单式”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根据辖区情况,从当过兵、读过书、务过工、经过商的居民中选拔志愿者300余人。在各社区设立志愿者服务站点8个,组建“邻里帮帮团”“同城小哥”等志愿者服务队6支,开展扶残助困、普法宣传、健康问诊、安全防疫等志愿服务60余场(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