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山阳县:“334”工作法提升居民小区治理水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2-19 16:06 作者:张鑫 万路

今年以来,山阳县城关街道御园小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围绕“1+2+N”工作体系,以“334”工作法夯基础、强管理、优服务,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定位明确的小区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小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建”夯基础、聚合力

建网格, 摸清人员信息“明底子”。针对小区“人户分离”“信息不准”管理难题,以建立小区网格为抓手,通过开展“一标三实”工作,精准标注小区地址位置,精确摸排小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将小区划分为一个独立网格,落实AB岗制度,从退休干部、物业中选配网格员2名,建立117户468人常住人口、21户84人流动人口信息建台账,定期进行更新,实现“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

建组织, 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立足小区实际,建立健全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统筹发挥业委会、小区物业等组织作用。设立党小组 2个,划分“党员责任区”6个,设立“ 党员中心户”16个,配备楼长3人,组建党员突击队1支13人、志愿服务队2支27人。

建机制,畅通小区治理“微循环”。聚焦“1+2+N”服务体系,拓展完善小区党支部线上线下问题收集、解决问题机制,将小区117户468人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事项作为日常管理服务重点,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小区建立支部、支部建立网格员、网格员建立网格居民三级微信群,实现小区住户全覆盖,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畅通居民服务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三创”强管理、促融合

创新“党建+平台”促自治联动。搭建党建联建平台,组织召开小区党组织、驻小区单位党建工作联席会议12次。搭建信息联通平台,实现支部与党员群众供需信息互联互通。搭建居民联动平台,组织召开业委会、议事会、院落会9场次,累计550名小区党员群众参与小区集体事项决策40多个,实现小区居民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创新“党建+服务”促资源整合。聚焦居民需求,推行“支部领办、网格员认领、党员参与”服务模式,为小区居民代理代办事项300余件、提供就业信息16次20多条,上门服务300次,解决乱堆乱放问题90余个,开展健康义诊进小区4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党建+文化”促融合发展。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2场次,设立小区文化墙,弘扬传统美德,制定居民公约,积极营造小区文化氛围。发挥小区物业服务功能,组建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1支。开展卫生大评比、文明家庭评选和小区治理“六微”活动,打造文明和谐生活环境。

“四化”优服务、提质量

力量保障规范化。成立小区党支部,配备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 1人、委员3人;充实小区工作力量,由物业工作人员3人、社区干部2人、机关事业单位下沉干部6人、志愿者27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扎实做好小区入户信息摸排、值班值守、疫情防控、矛盾调处、卫生整治等工作,为做细做实小区“人盯房、房管人”工作奠定基础。

党员服务常态化。扎实开展“双报到”活动,实行走访入户定需求清单、共商共议定资源清单、联合会议定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结合疫情防控、小区改造、“人盯房、房管人”等工作,县编办、九子碑社区等单位党员联合小区支部党员,开展值班值守、卫生整治、纠纷调处、入户信息摸排等志愿服务活动7场次,实现寓“心”于服务,融“情”于服务。

结对包抓精细化。结合“三无”小区治理,由县房管中心结对帮扶御园小区开展整治工作,累计投入15.75万元,组织实施标识标牌改造行动、墙面“靓化”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环境卫生整顿行动“四项行动”助力小区改造提升。粉刷墙面2000余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处,规划设计停车位20个、新建摩托车棚30平方米,小区基础设施实现大改观。

平战一体实效化。建立小区住户、党员、在职干部职工、特殊人群基础信息台账,落实值班制度,改造消防通道禁停标识线3处,强化居民应急避难和紧急疏散场所平战转换功能,组织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防汛、防疫应急处突实战演练  场次,不断强化平战结合思维,坚决守好小区“小门”,筑牢幸福和谐“大门”。

供稿:山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