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潼关县民政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守正创新,抓规范、抓融合、抓队伍、抓机制,大力提升基层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周一集体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重要内容,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大新部署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以及对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工作同部署、活动同推进、业务相融合、步调标准相一致,确保机关党建工作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位,努力提高机关党建规范化水平,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与股室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自豪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集中学习、专题党课、“学习强国APP”“渭南互联网+党建”云平台等载体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立足更高站位,压实党建主体责任。一是履行党建职责。局党委先后召开党委会23次、中心理论组学习12次,组织讲党课4次,邀请县委宣讲团专题宣讲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3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1次,深入包联村调研解决问题10余件。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指导县民政局机关党支部完成换届工作,健全新一届组织班子;更新下属党支部信息公开栏,完善组织架构、党建公示、党员活动、学习园地等相关内容;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今年已发展预备党员2名,有序开展好入党培养教育工作。三是做好对口帮扶。修订完善《民政局关于老党员及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制度》,对机关单位退休党员和联系帮扶村党员及困难群众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紧密党群干群关系。党委书记杨宏亮带队到民政局包村的港口社区开展帮扶10余次。疫情期间,积极动员组织开展“双报到”“共驻共建”“城市党建联盟”等志愿服务活动,民政局58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分包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蔓延。
坚持从严基调,拧紧管党治党螺丝。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强力整治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落实,加强民政局机关队伍建设,印发《潼关县民政局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方案》。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三重一大”会议集体研究决策,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领导班子,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强骨干队伍,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一是严格选聘标准和程序,把好队伍“准入关”。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机制,严格标准程序,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采取公开招聘、选任等方式充实专职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明确公开招聘标准,根据社区规模、人口数量、管理事务等因素和有关要求,灵活设置队伍数量,今年新招聘15名社区专职已全部上岗。二是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把好激励“导向关”。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分类分级落实薪资待遇,建立健全晋升发展渠道,提高岗位吸引力,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热情。印发《潼关县关于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方案》,对社区工作者岗位薪酬按照学历、考核、年限等不同分为3个岗位18个等级,于今年3月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明确动态增长薪酬体系,按规定享受社保、公积金等福利。每年拿出一定名额从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录事业编制人员,激发干事活力。目前累计发放176名社区工作者待遇约1015.61万元。三是加强培养锻炼,把好履职“能力关”。实行分级分层分类培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宣讲等活动,把社区工作者培养锻炼摆在重要位置,探索开展专业化实战化的教育培训,鼓励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提升队伍履职能力,对取得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称津贴,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水平。
(潼关县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