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市阎良区北屯街道城市化进程迅猛,外来人口增加、人口结构复杂、服务力量薄弱等矛盾问题凸显,为基层治理带来挑战。聚焦问题挑战,北屯街道坚持从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上找办法,以党员设岗定责为抓手,组建“五岗六队”,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锻造红色队伍,压实党员责任
多彩“新式学堂”,提高党员素养。依托街道党校系统专题课程、北屯历史文化展示馆“五堂”精品课、街道“薪火”青年宣讲团灵活讲学,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学习教育渠道,高质量开展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书记讲党课、固定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提高党员担当意识、责任意识。
“一誓师、一聘书”,增强责任意识。每季度初,支部召开“五岗六队”聘任誓师大会,聚焦街、村阶段性重点任务、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联系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根据“党员自愿+支部分配”原则,为支部全体党员安排“五岗六队”工作岗位,为自愿报名且符合条件的群众分配岗位,颁发任命聘书,党员群众依岗承诺,激发士气,增强岗位使命感。
“双挂牌、亮身份”,树立先锋形象。为共产党员户、“五岗六队”户家门口双挂牌,村委会公示栏公示“五岗六队”名单及岗位职责,党员开展活动戴党徽、红袖章,方便群众监督党员一言一行,时刻提醒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做表率、立标杆。
二、设置“五个岗位”,强化示范引领
党员先锋岗从各村日常工作中评创的先进工作个人中产生,在抓重大任务落实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卫生标兵岗从最美庭院户和庭院整洁的党员群众中产生,做好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亲朋邻里,搞好自家内外卫生;矛盾化解岗从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热心肠的年轻人中产生,践行发扬“枫桥经验”,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志愿服务岗由乐于助人的党员群众组成,定期在村委会坐班,提供生活急需品、网上办事、打印等便民服务,搭起干群连心桥;乡风文明岗从多才多艺的党员群众、道德模范、红白理事会成员中产生,举办“梨园大舞台”“自乐班”“舞蹈队”等,树立文明风尚。
三、建立“六支队伍”,发挥模范作用
致富骨干队从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业人群中产生,举办农技培训、经验座谈等活动,凸显“双培双带”作用,为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公益服务队从共青团员、青年党员、后备干部、寒暑假返乡学生中产生,开展政策宣传、爱心助老等活动,发挥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五老”群众队由村内受群众拥护、了解村情民意的老教师、老党员、退伍军人、离任村干部组成,参与村内建设,树立“夕阳先锋”形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结对”互助队,组织青老党员结对,年轻党员为年老党员上门送学,确保及时掌握支部活动开展和政策学习情况,年老党员为年轻党员讲授工作经验方法,实现“传帮带学”;“网格”包户队,通过“N+1+N”模式,区街村三级联动,推行党员联系群众包户制度,主动开展基础性治理工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夯实基层治理工作力量;党员突击队通过“点将+请战”方式,在急难险重任务领域,迅速组建突击队伍,开展发挥党员在重点难点工作突破,为北屯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野战”力量。
四、“群众阅卷”评优,争创身边榜样
“测评+表彰”,选评先进。每季度末,各村党支部组织召开“群众测评大会”,由各村群众代表为“五岗六队”成员打分画像;召开表彰大会,由街道包村领导或包村科室负责人,为得分排名前3名的成员颁发荣誉证书,视情况发放一定奖励品。
“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及时总结“五岗六队”先进事迹,在村委会、活动广场宣传栏专题宣传,在街道机关大屏滚动宣传,在各大媒体平台推送宣传,利用宣传车、大喇叭流动宣传,增强党员增强获得感、荣誉感,以先进带后进。
“推优+纳新”,擦亮招牌。将“五岗六队”得分纳入优秀共产党员、年度民主评议、“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等评优依据,各类慰问优先考虑;把积极参加“五岗六队”作为吸纳新党员、后备干部的重要指标,提升新发展党员及后备人才质量。
“约谈+评议”,压力传导。对项目推进不力、群众满意度低,群众测评排名倒三的党员,首次由支部书记提醒,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在年度民主评议党员中,不得评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确保将责任传导至“神经末梢”,压实在“工作一线”。
(供稿:西安市阎良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