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同在屋檐下,邻里一家亲”,然而,这样和谐的邻里关系,在城市社区却常常面临:同住一小区却不相识,同住一栋楼层却互相不往来……这样“熟悉的陌生人”尴尬局面,让基层治理难以形成合力。
近年来,白河县在推进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狠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环境同治、效果同评”工作机制,推动党组织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建牢组织体系 让“真心”汇聚
“现在每个小区设有电子门禁,还划分有专门的停车位,绿化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谈起自家小区近几年来的变化,白河县城关镇狮子山社区的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有党组织牵头,真的大不一样!” 狮子山社区是白河县最大的易地搬迁社区,香城苑小区是狮子山社区众多小区的其中之一,安置居民以附近村镇人口为主,人口繁杂,物业管理缺失,生活垃圾乱丢、车辆随意停放、公共设施损坏严重等“脏乱差”问题突出。
香城苑小区的情况,也是不少城市小区面临的难题。“门对门,陌生人”,小区事务无人操心,居民矛盾日积月累。为破解这一基层治理难题,白河县建立健全“镇党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触角”从镇党委向城市社区、小区、楼栋延伸,将党的工作辐射到户到人。
有了党组织这个“主心骨”,香城苑小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小区党支部、物业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相继成立,定期召开物业党建联席会议,通过会议协商,小区增设车位、垃圾集中回收、公共设施维修等事务得到了有效解决,还组建了香城苑志愿服务队,邻里间关系得到了改善,互帮互助,和谐融洽,党组织的成立得到了小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狮子山社区党支部创新推出“一线双网三联系四平台”的党建模式,坚持支部引领一条主线,用活网格化管理和网络信息平台两张网络,做实支部联系驻区单位、居委会联系企业商户、党员联系居民群众三个联系,建好民情沟通、矛盾调解、群众活动、志愿服务四个平台,打造共驻共建载体,让城市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党组织像一块磁石,把大家的心紧紧聚拢起来。现如今,香城苑小区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处处欢声笑语,已然成为人人称赞的幸福小区。
建强社区队伍 让“力量”凝聚
清幽古街,青砖黛瓦,流水潺潺。沿着桥儿沟古街拾阶而下,走进白河县城关镇桥儿沟社区王景秀老人的家,白河县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在职党员梁露、高莎莎正在帮王景秀老人整理房间,她们一边关心老人身体状况,一边将慰问品送给老人,让冬日里的古街增添了几分暖意。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作为基层最基本的治理单元,面临各种复杂难题和风险挑战。如何解决社区工作面广量大、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做到“十个手指弹钢琴”,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对此,白河县加快完善网格化管理,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以共驻共建和提升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广泛吸纳驻地“两代表一委员”、企事业单位、政法干警、在职党员等力量进网格结对共建,壮大社区的“党建朋友圈”,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能量。
白河县城关镇桥儿沟社区是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也是白河县城的老旧社区之一,社区内空巢独居老人多、生活困难老人多且无人照料的情况较为突出。该社区紧紧围绕“山城古街党旗红,为民服务当先锋”主题,推行“党建+旅游服务”“党建+共驻共建”“党建+养老助残”的“3+X”党建工作模式,先后与县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局等28家辖区单位党支部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组建“小城古韵艺术团”“老年人协会”等多家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和义工免费为当地老年人和残疾人群提供矛盾调解、法律援助、上门义诊等多种上门服务。
“不少社区党员在积极帮扶社区困难群众的同时,还化身‘服务员’和‘宣传员’,主动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美食推介等服务。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我们还成立了慈善老年大学、广场舞蹈队等,定期开展特色文艺演出,满足社区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桥儿沟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浩这样说道。党旗之下,不仅凝聚力量,更让群众获得感满满。华灯初上,桥儿沟社区家家户户门前,一串串的大红灯笼交相辉映,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格外耀眼。
建优服务质量 让“行动”齐聚
疫情防控期间,有他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运送物资、摸排走访的身影;夏日暴雨,汉江河水持续上涨,防洪堤上有他们日夜坚守、巡逻巡查的身影;日常生活中,调解街坊邻里矛盾、关爱困境儿童、慰问留守老人…… 哪里需要帮助,哪里需要人员支持,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尽自己所能去解决问题,他们就是社区志愿者。
城关镇河街社区广场位于汉江河畔,是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但也曾深受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等不文明现象的困扰。在社区党组织的牵头下,网格员、党员中心户、楼栋院长、居民群众等力量纷纷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卫生整治、环保宣传等活动,很快广场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大家的心情也舒畅了。
“社区里经常能看见戴红袖章、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不但帮忙打扫环境卫生,还给我们讲政策、参与交通劝导。人家啥事都干,咱自己咋能站那看。”城关镇清风社区居民绍传银说,看着志愿者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情景,她也决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朋友们尽些绵薄之力。
“刚开始,很多居民对志愿服务‘袖手旁观’,在自己得到帮助后,逐渐转变心态,打开心扉,现在我们的志愿团队越来越壮大。”清风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金丽感慨地说。
如今,走在白河县的大街小巷、小区广场,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困难群众帮扶、政策法规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随处可见,这抹“志愿红”已成为社区最靓丽的底色。
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下一步,白河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城市基层党建引领高效能基层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供稿:白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