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泉县始终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固根基、补短板、创亮点,持续深化社区“1360”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三项举措”,通过强化组织、强化举措、强化实效、强化保障,推动“三无小区”治理工作落实见效。
强化组织,抓牢“主心骨”。针对城区“三无小区”治理难题,成立由县委书记任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领导机制,统筹政法、民政、住建、财政等职能部门组建“三无小区”治理专班,通过对全县“三无小区”上门走访、下沉调研,逐个进行分析研判,建立工作台账,彻底弄清“三无小区”痛点堵点难点,按照“一区一策”,精准制定治理措施,全面推动小区管理科学规范。
强化举措,治理“造新血”。推行小区“家门口”党建,建立“街道党委-社区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基层治理体系,按照“一小区一党组织、应建尽建、不留空白”的原则,成立小区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构建“红色物业”管理机制,选出“红色管家”,完善健全小区业委会,小区自管会、街道社区托管中心,引入规范化物业公司,强化片区化物业管理,彻底规范“三无小区”物业运行。并制定小区居民公约,实行“调解+议事”模式,建起“樊九平式”调解室和居民议事厅,有效解决邻里纠纷和居民诉求,确保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强化实效,焕发“新容颜”。聚焦“三无小区”突出问题,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小区治理难点,推行(微阵地、微力量、微网格、微品牌、微心愿、微行动)“六微”工作法,对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健全、小区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主要矛盾,召开座谈会,广泛征集居民需求,梳理问题清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实行“三无小区”销号管理,切实做到治理一个、见效一个,提升一个、销号一个。目前累计解决“三无小区”民生问题5件,整治维修小区基础设施15处,化解矛盾纠纷28余件,切实推动“三无小区”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焕发出新容颜。
强化保障,激发“源动力”。围绕“三无小区”长效治理需求,着力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稳定高效治理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小区治理能力。出台制定《关于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确保“三无小区”治理工作有制度、有方案。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将社区工作者在“三无小区”治理工作成效、居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选拔重用衡量依据,进一步激励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共驻共建志愿者服务队,采取“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创新开展“爱心义剪”“免费义诊”等活动,组建“红袖章”巡逻队等志愿者服务队,实现居民需求与党员服务无缝对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甘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