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韩城市:实施“五微”工作法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3-30 15:40 作者:高丽英

韩城市根据群众居民服务需求,实施“五微”工作法,探索全域化、融合式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做强“微体系”,立起基层治理“四梁八柱”。成立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工作专班,建立了由民政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20余个部门、镇办共同参与的协调议事工作机制,研究解决基层治理中出现的问题。组建网格(小区)党支部123个,选配网格长1612名,网格员7054名,随时入格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形成了“网格发现、社区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使其真正成为社区群众的主心骨。将惠民居社区、文星社区、恒昌社区、花园社区由新城街道划转移交至金城街道管理,进一步优化街道区域管理布局,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优势。

做好“微服务”,构建基层治理“动力主轴”。整合各部门资源,并下沉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资源成为基层治理“动力主轴”。建成“惠企便民”政务服务“双大厅”和8个中心村(片区)政务服务站,下沉民生、卫健、社保、市场等领域便民服务事项63项,选派党员干部357人担任代办员,使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电商镇、村服务站点75家,上行快递单量7万余件,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等问题。实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截至目前已建成文化馆分馆10家,图书馆分馆16家,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城区打造6个健康驿站,增强社区居民健康生活、营养饮食、疾病防治等意识。建成移民搬迁社区工厂11家,解决了148户348人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提升改造和维修养护项目142处,大幅提升了1.78万人饮水的质量。通过这些举措,使广大群众实现居家便利感、出行便利感、办事便利感“三感提升”。

做密“微治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紫云路等6条“断头路”,实施新城区黄河大街等12条道路市政照明路灯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整治39条道路的空中线缆,啃下城市建管“硬骨头”。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净化美化村庄公共环境,切实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风貌,建成4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市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5%以上,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48.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打造了10个“法治公交站”,制作20块法治橱窗,在部分村(社区)设立法治文化广场,使法治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成立各级人民调解组织227个,实施“四联调解法”“异地调解法”,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镇办,矛盾不上交”。

做实“微志愿”,实现基层治理“一呼百应”。群众利益无小事,“微”小之处总关情。在全市组建了529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关爱老人义务理发”“暖阳行动”“河我在一起 守护黄河安澜”“星光成炬耀韩原 争做文明韩城人”等系列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及文艺汇演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年人创造“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晚年幸福生活,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了“党员做义工、服务当先锋”的良好社会环境,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做优“微文明”,提升基层治理“内在素质”。创新开展季度“韩城好人”发布仪式暨韩城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线上点赞学习活动,参与人数达3万人次,评选“韩城好人”58位。在全市166个行政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设立道德楷模榜,开展季度道德讲堂300余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84户、表彰“好婆婆好媳妇”94名。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经营”“文明养犬”“文明上网”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1万余人,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供稿:韩城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