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洛南县永丰镇永丰社区:实施“五个三”工作法强社会治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4-10 15:30 作者:杨斌 张燕 罗莹

近年来,洛南县永丰镇永丰社区党总支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思路,持续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探索实施“五个三”工作法,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基。

建立“三级”体系强引领。为了高质量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建立了“三级体系”优管理强服务,即:党总支、党支部、党员楼长(党员片长)三级组织体系,实行“总支统领、支部带领、‘两长’(楼长、片长)认领、层级管理、小微权力下放、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闭环组织架构体系,通过“政德大讲堂”、社区“红马甲”、流动“大喇叭”、居民“院落会”、绿色“快递员”等多种形式强引领优服务,将党的主张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让群众知晓;将党的政策第一时间宣讲到田间楼宇,让居民受益;将群众忧困第一时间排解在院落地畔,让群众满意。

开展“三红”教育润民心。立足社区实际,活用“红色”资源,开展“三红”教育润民心。一是讲好“红色梁塬”奋斗故事。以“洛惠渠”建设时期,全县人民战风雪、斗严寒的艰苦奋斗精神教化群众,引导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讲好“三线精神”创业故事。运用主题党日、重要节日组织党员重温“三线”建设时期创业史,集体观摩“三线”遗址改革时期创新史,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领域创造新业绩。三是讲好“老山书屋”革命故事。定期开展“我听老兵讲故事”活动,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故事持续传颂;开展“我用红歌践初心”,用《东方红》《南泥湾》等经典红色歌曲砥砺初心、“补钙”壮筋骨;定期开展“我为老兵献爱心”,为退伍老兵义务理发、清洁庭院、节日慰问,让传统发扬光大,让经典永续传承。

建设“三室”说事解民忧。一是建立“乡贤工作室”。按照组织推荐、“头雁”举荐、个人自荐、群众公认的原则,把吴全明、王中良、许卫峰、孙增亮、焦惠娟、焦明儒等10余名在头雁带富、调处纠纷、传承孝道、赓续红色血脉、文明志愿服务等各行业各领域的永丰新“乡贤”聚拢在一起,搭平台、授荣誉,在棘手事、突发事、风险事出现的时候,通过新乡贤的影响力,在政府和群众间建立一种“有话好好说、有事多商量”的沟通桥梁,让“名人”效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正向引领作用。二是建立“百姓说事室”;结合社区位居集镇商贸区、核桃物流园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等“三区叠加”的特殊性,专门建立了“社区百姓说事室”,将居民来访诉说的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心事、急事、难事都接纳,统筹“有事你找我”和市政热线“12345”平台,按照“登记-分类-交办-问效-答复”等“五步走”处理,实现“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确保各类矛盾及时就化解、不上交。三是建立“老焦工作室”。对“五步法”调处还不满意的纠纷性群众难题,转交“老焦工作室”,由总支书记焦明儒牵头,发挥“调委会”成员作用,通过用理、用法、用情、用智全力调处化解,争取群众满意。

织牢“三网”覆盖抓提升。一是建立环境卫生“治理网”。结合永丰环境卫生治理难的顽疾,建立“党员+保洁员+廉勤监督员”的“三员”治理网,让地面干净、让环境清静、让居民文明。二是建立商品流通“服务网”。结合社区辖区内商户众多的特点,成立永丰商户联合会,建立永丰商户服务微信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群众所需的商品及时在群里发布,把有送货意愿的商户及时推荐给群众,实现了“买商品、赠服务”的目的,激发商户稳定客户,促进永丰区域经济增长。三是建立楼栋管理“服务网”。结合易地搬迁安置居民管理难的实际,组织党员楼长、热心单元长、文明志愿者、物业中心等四方联动,为安置小区居民提供简便易行的水电服务、配送服务、托管服务和文娱服务,通过织牢“三网”促进社区服务质量大提升。

推动“三治”融合促治理。一是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设立“红黑榜”,让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热心互助的居民上“红榜”表扬,在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行为上激励,弘扬社会正气;对天价彩礼、厚葬薄养、陈规陋习的现象上“黑榜”批评,扭转不良风气。二是高度重视居民“德治”作用。依托“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权益保护、“护苗”行动、集体生日等活动,让妇女拥有“仪式感”、让儿童拥有“幸福感”、让老人拥有“获得感”,鼓励一类人,教化一个村。三是统筹抓好居民“法治”教育。通过“八五”普法、“以案说法”、巡回法庭、法制进校园等活动,从日常抓起、从儿童抓起、从小事抓起,倒逼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尊法、人人守法,促进基层依法治理。

(洛南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