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定边县“三个确保”高位推动机关党支部、在职党员干部开展“双报到”工作,进一步搭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连心桥,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精心组织,确保部署到位。按照便于开展服务,切实解决问题的原则,深入研究部署“双报到”工作。定边县委组织部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到25家县直机关单位56个社区(小区)进行调研,共征求群众意见762条,在综合研判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常态化推进单位行业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的通知》,明确了党员干部在“双报到”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省市驻定单位党组织到包抓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干部到本人所在党组织包抓社区报到。截至目前,全县320个党组织、77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已落实报到。
精准发力,确保服务见效。找准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避免出现“一哄而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现象。定边县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全面开展“双报到”服务、需求、收集、整理工作,建好台账,组建队伍。结合各社区的需求,细化工作任务,科学合理设岗定责,防止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了社区,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解决党 员干部工作在单位、生活在单位,与社区党组织“脱钩”状态。单位行业党组织:1月底前,与包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至少认领完成2个共建项目;社区党组织:设计服务项目、岗位,建立报到人员台账,组织报到单位和报到人员认领“微心愿”,建立服务记录台账;在职党员干部,每人每年主动认领3个以上志愿服务岗位,参加社区治理和服务活动不少于20个小时,10个积分。
精细考核,确保常态长效。紧盯形式上的落实,形成用制度管事、机制管人的工作新格局,着力破解“报到服务”形式化问题。定边县采用年度考核互听意见,干部考察互作鉴定的办法强化结果运用。一方面对部门(单位)及在职党员、干部进行年度考核时,听取结对共建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对街道、社区及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时,听取结对共建部门(单位)党组织意见,形成双向考核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将单位行业党组织和报到人员参与报到服务情况,列入所在部门(单位)党建考核内容,对10%以上的党员干部职工未完成报到和服务任务的,所在单位党组织年度考核不得评为先进党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社区党组织获得良好及以下等次超过80%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供稿:定边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