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旬阳市:“一坚持三聚力”推进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市建设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4-23 10:31 作者:龚泽康

去年以来,旬阳市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围绕“一个坚持三个聚力”,全面推进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市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推行“赛马争先”机制,分级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58场次,培育和历练村级头雁带头人。开办王院乡村振兴学堂,组织培训72期6000余人。调整村干部142人,不断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育村级后备力量684人。创新开展村级党组织“支部班子强、支书能力强、党员作用好”示范体系建设,培育打造一大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推进组织振兴的生动实践,其经验做法在《陕西工作交流》《陕组信息》刊登,被《新华社》《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当代陕西》等主流媒体深入报道。认真开展村“换届”回访调研,对全市309个村按“好”“较好”“一般”分类管理。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新建和提升村级活动场所43个。制定《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规范(试行)》,编制“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流程图,全面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

聚力自治实践,凝聚共治合力。建立村规民约定期修订和法制审核备案机制,实施“五步立约”程序,完成全市309个村(社区)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落实社会组织镇级备案管理制度,编制社会组织活动章程范本,全市成立“一队六会”社会组织2000余个。实行村级工作清单式管理,编制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清单和盖章类事项清单。制定“七议七不议”村级议事协商目录,推行“六步议事工作法”,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形成了“毛公山茶话会”“老李说事”“有事好商量”等一批特色议事协商品牌。编制4大类35项村务、31项居务公开目录,推进村级事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探索制定《旬阳市村(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试行)》,从政治纪律等六个方面明确了村(社区)干部24条履职行为“红线”和责任追究“标线”。

聚力依法治理,强化法治保障。全面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宣传工作,全市培养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73名,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巡回检察”,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三力联调”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345起,化解2322起,调解成功率99%。探索推行“五子”工作法,创新服务“五类户”,全年实现暴力命案零发案。纵深推进“云剑”“断链”等专项行动,深化“无诈创建”活动,电诈案件发案数与受损失数、破案数和抓获人数实现“两升两降”目标。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9%和3.2%,到市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6%,乡村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加强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整合各类高清监控摄像头7300余个,实现市、镇、村(社))公共视频监控搭建率和点位接入综治系统集成率均达100%。该市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全省平安县(市),今年4月被授予全省首届“平安银鼎”。

聚力以德治理,弘扬社会正气。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六进两融入”活动,制作发布公益广告420余条、景观式宣传30余处,建成示范村(社区)32个。以村(社区)为单位,全市推选道德评议委员(乡贤)6376名,累计开展道德评议1120场次,参与群众4.2万人次,公开曝光107人次。出台城乡群众操办红白事宜规范标准,将红白事宜操办类型、办席标准、人情份子限定数额等纳入村规民约具体内容,累计举办集体升学礼活动30余场次,为1200多名学生送去升学祝福。出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待遇保障实施细则,加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评选表彰力度。设立30万元道德模范关爱基金,保障道德典型充分享受政治待遇、物质奖励和社会礼遇,累计涌现中国好人1人、陕西省道德模范1人、安康市道德模范5人、安康好人6人、安康好人榜3人,获得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2人,拟表彰旬阳市首届道德模范15人。

供稿:旬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