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以“践初心·暖民心”为主题,成立“三无”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推行“四化”工作模式,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服务意识,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实现小区服务零距离,以党员志愿服务助推“三无”小区治理。
深化队伍建设,健全服务机制。在县委组织部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包抓部门配合,成立30个“三无”小区党员志愿服务支队,形成“总队具体负责、支队各司其职、党员志愿者广泛参与”的服务工作格局。结合部门包抓小区、党员居住小区和在职党员报到社区等,积极宣传青年党员、在职党员、退休老党员、有能低保户等加入志愿者队伍,30个“三无”小区吸纳党员志愿者689名。
细化岗位职责,创新服务形式。将党员志愿服务与“三无”小区治理工作相结合,在小区设置政策宣传、卫生清洁、矛盾调解、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社会救助等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岗10余个,供党员志愿者认领。精准对接志愿服务需求,“三无”小区党支部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需求271条,编制群众需求清单,实现群众“点单”,小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服务“供需”模式。柞水县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党员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办理实事349件,服务2000余人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活动平台,丰富服务内容。依托“三无”小区党支部活动阵地,建立30个党员志愿服务站,以“残疾、空巢、生活困难、居家隔离”等黄色关注户为重点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类别居民的需求,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按照“月月有主题 周周有活动”的工作要求,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医疗保健等内容,开展文化知识宣讲、亲子读书会、环境卫生整治、传统节日慰问、入户关心关爱等丰富多彩、群众受益的志愿服务活动421场次,营造积极向上的小区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量化考核指标,提升服务质效。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台账,把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承诺践诺积分管理,在评优树模时,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次、时常、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标准,激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将党员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验收重要指标内容,党员志愿者开展小区微治理、微互动、微心愿、微服务、微调处“五微”活动,切实提高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30个“三无”小区全部实现“清零”目标。
(供稿:柞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