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鸡市渭滨区八鱼镇昌盛路社区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共建、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在吸纳社区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凝聚驻区单位、物业企业、居民群众、志愿服务团体等资源力量,搭建“时间银行”志愿项目平台,执行“合伙人”积分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一、完善“哨响就到”机制,凝聚单位“合伙人”共建力量。结合社区工作需要,充分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在职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优势认领“双报到”项目,包联社区和居住小区(网格)发布的“吹哨”菜单,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精准服务模式,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及时服务、有效服务。推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将驻区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募捐的物资存入“时间银行”积分超市,进一步发挥“小积分,大能量”作用,形成“人人争当先锋,事事有人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凝聚物业“合伙人”协同力量。
依托小区红色“微阵地”平台,搭建小区邻里议事点、召开“我的小区我做主”居民协商议事会、“板凳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反映生活诉求、矛盾问题和意见建议。同时,在各小区设置“民情格子铺”,居民可按照铺子对应的民情分别进行投放,组建以党员骨干、热心居民、小区网格员为主力的“民情收集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将收集到的民情进行分类整理和处理,充分发挥“熟人效应”,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
三、依托“四色四心”工作法,凝聚居民“合伙人”自治力量。针对辖区人口构成复杂、需求多元化等特点,社区党委将住户按照“红橙蓝绿”四种底色划分,建立台账,动态更新。按照不同小区开展特色“四心”服务,红色中心户常态化联系群众、橙色暖心户定期敲门、蓝色爱心户随时跟进、绿色安心户定期走访,从而提高网格服务的精准度。持续依托“味蕾上的陪伴空巢不空心”项目化运作,定期组织“美厨娘”志愿者队伍上门,帮助辖区空巢老人做可口饭菜,及时帮助完成他们的微心愿,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宝鸡市渭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