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现在大门敞亮、设施齐全,住着心里真舒坦!”家住陕西省合阳县城关街道关雎社区路政小区的张大爷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园,难掩喜悦。这个仅有20户居民的“微型小区”,通过城关街关雎社区党支部与住建局党组织的联动治理,实现了从“老旧破”到“亮净美”的华丽转身,成为基层治理中社区与职能部门联动惠民的生动实践。
多方联动破困局,精准施策解民忧。路政小区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突出:大门锈蚀难辨、围栏破损失修、两棵老树根系拱裂地面、电动车乱停乱放、充电难等问题更是让居民苦不堪言。由于小区规模过小,改造资金筹措难、施工协调难等问题一度阻碍着改造升级步伐。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关雎社区党支部主动担当,多次实地调研后,积极链接资源,与共建单位住建局党组织联动协商,将该小区纳入“老旧小区微改造”试点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与社区共同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从前期民意征集到施工方案敲定,双方累计召开协调会3次,入户走访20余次,确保每一项改造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细节改造焕新颜,功能升级暖民心。走进改造后的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工艺大门,门楣上“路政小区”的金色字样格外醒目,搭配通透式新围栏,既提升了辨识度,又保障了安全。曾经遮挡采光、破坏地面的两棵老树被移除后,原地建起了30平方米的休闲小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电动车管理难题,小区新增了彩钢电动车车棚,并配套安装10个智能充电桩,彻底解决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小区出入口坡道进行重新铺设,调整坡度至无障碍标准;新增的LED路灯照亮了夜间出行路,高清监控实现公共区域全覆盖,微型消防箱等设施配备齐全,从细节处筑牢安全防线。
治理效能再提升,共建共享促和谐。“改造过程中,社区和物业办的同志全程盯着改造进度,有问题随叫随到。”居民代表李大姐回忆道“施工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社区与县物业办能第一时间协调施工队调整方案,解决问题,让改造顺利进行”。这种“社区牵头、部门实施、居民参与”的模式,让改造项目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工。
如今,小区围墙铺贴的仿石瓷砖干净整洁,公共区域标线清晰,邻里间在小广场上晒太阳、话家常的场景成了常态。“20户人家的小区,能改得这么好,全靠社区和县物业办的贴心服务。”居民们的点赞,是对基层治理成效最直接的肯定。
此次改造不仅让“忧居”的窘境成为过去,更探索出了“社区+职能部门”党组织协同治理的新路径,为“微小区”的焕新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后,城关街道关雎社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县物业办的联动机制,构建老旧小区长效管理的稳固框架,让更多居民在共建共享中触摸到从“忧居”到“优居”的治理温度,让家门口的“小幸福”串起城市发展的“大民生”画卷。
供稿:合阳县城关街道关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