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紫阳:“五同”机制激活力 社区治理提质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9-01 11:15 作者:梁禹会

近年来,紫阳县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环境同治、效果同评的“五同”工作机制为抓手,聚焦组织、阵地、要事、环境、评价五大维度协同发力,推动治理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力量直达一线,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强化组织同建,筑牢治理新堡垒

构建“县委党建领导小组牵头——镇党委统揽——社区党组织落实——小区(网格)党组织延伸”四级联动体系,成立社区党总支5个、小区党支部13个、网格党小组32个,选配党员中心户286名,吸纳兼职委员11名。深化“双报到”七项行动,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党员报到”机制。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267名,全面实施“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近三年组织省、市、县三级培训120余人次,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履职能力持续提升。

推动阵地同管,打造服务新气象

科学划分49个网格,创新推行“1+N+19”网格员模式(即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与19名移动网格员协同),400余名网格员常年活跃在一线,累计完成群众“微心愿”1300余个,排查处置风险隐患150余起。整合盘活闲置公共资源,打造西关社区食堂、学生延时课堂、东城门日间照料中心等一批特色服务阵地,建成8个“爱心驿站”,打通群众“15分钟服务圈”。通过“日常预防+情景模拟+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平急转换能力,拓展智慧治理应用至仁和社区就业平台、东城门社区“码上办”等场景,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聚力要事同办,办好民生真实效

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依托民主协商有效破解民生难题——仁和社区“微协商”助力172户居民成功代办不动产证,西关社区“邻里夜话”化解矛盾纠纷11起。出台《红色物业建设八条措施》,发布“红黑榜”整改通知书35份,新成立35个老旧及搬迁小区物管会、2个物业党支部。组织114家共建单位、13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组建75支党员先锋队,扎实推进“三张清单”483项任务,累计完成社区“十件实事”194项。常态化开展卫健义诊、政法普法、“开麦吧!茶乡”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游客45万人次,切实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

深化环境同治,绘就宜居新面貌

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卫生死角151处,实施老旧小区水电气暖改造61项、“口袋公园”微更新项目多项,打造示范巷道6条,城市面貌持续刷新。组建8支特色便民服务队,开展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116场,受益群众620人次。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结合孝义传承、音乐节等开展主题文化活动380场,组织300余名大学生举办集体升学礼,评选“美丽庭院”“文明楼栋”11个,7人荣膺“紫阳好人”称号。常态化开展“送法进社区”“以案说法”等法治宣传活动50余场,实现人居环境和文明素质双提升。

严抓效果同评,树立治理优导向

建立健全“居民点评、社区自评、部门参评、党委综评”四维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评价指标。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广泛征集民意,开展8轮满意度调查,收到反馈3200余条,满意率稳步上升。实行“月公示、季联席、年复盘”工作机制,发布“五同”红榜通报9期,对14家“双报到”落实不力单位进行督办约谈,培育形成《“三圈”融合 共建幸福西关》《党建聚力融文旅 老城幻彩启新程》等11个社区党建品牌,切实做到工作成效由群众评价、成果由群众共享,构建起“评价——反馈——优化”治理闭环。相关成效《紫阳:兑现民生清单,擦亮幸福底色》获《陕西日报》专题报道。

(供稿:紫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