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坚持以“五同”工作机制为抓手,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从组织建设、机制创新、队伍赋能和服务优化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治理根基。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对6个城市社区、124个小区开展系统排查,建立“一小区一档”,精准掌握党员、楼栋、物业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全科网格”41个,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41个、物业党支部2个,并选派社区干部担任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真正让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同时,建立社区矛盾闭环化解机制,推行“一带双联三到”党员中心户工作法,以党员中心户为纽带,上联组织、下联群众,实现组织到户、服务到人、工作到位,变“固定网格”为“移动探头”,实时响应群众诉求,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创新工作机制,凝聚治理合力。强化县、镇、社区三级联动,严格执行“双报到”机制,每半年组织“两代一委”、群众代表开展民主评议,督促报到党员履职尽责。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三单”机制,每年办理“社区十件实事”,10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通过“分片包干”实现资源精准对接。推动执法力量进小区整治顽疾,“三官一律”进驻提供法律与调解服务,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通报进展、更新清单,实现问题闭环处理。同时,指导各社区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品牌,南城社区推行“三心工程”、西城社区实践“五治融合”、五峰社区实施“五化管理”、东城社区凝聚“五家”温情。
建强骨干队伍,提升专业能力。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标准配备,除每年招录社区专职外,每个社区还储备培育不少于2名的后备力量,持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锻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队伍,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不断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社区党组织班子“一肩挑”和交叉任职,优化职责配置,增强组织合力。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和薪酬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与练兵,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县各级能力提升班。鼓励社区干部加强学习,参加社工证考试,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目前已有30余人取得社工证,社区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优化服务供给,绘就幸福图景。按照“实用、实效”原则,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功能。金缘上城小区党支部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与食堂,破解养老难题;东城社区整合活动空间,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新城、南城等社区建立“初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使用智慧赋能提升服务效率,6个社区搭建智慧平台,安装智能音柱51个,社区干部通过手机APP即可开展宣传和政策解读;平台接入公安监控,精准治理乱停车、垃圾堆放等行为,并通过楼栋群“曝光”引导居民自律;开发烟感报警、线上办事等功能,特殊群体动态监管与应急快速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月围绕“一老一小”、健康义诊、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
供稿:平利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