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社区始终坚持“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居民长期得实惠”的目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工作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推动学习成果向实践转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居民水平,让远程教育真正成为提升治理效能、服务居民生活、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的重要平台。
坚持理论武装为主,打造学思践悟“主阵地”。宝塔山社区以“学深理论、筑牢根基、凝聚共识”为导向,通过夯实学习基础、拓展教育场景、深化思想浸润,全力打造党员思想淬炼的“主阵地”,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政治引领。强化基础建设。全面升级站点硬件设施,确保网络畅通、信号稳定,营造优质学习环境。建立完善《站点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学习计划表》《观看记录》等四项规章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保障站点规范有序运行。拓展学习空间。在巩固固定站点集中学习基础上,大力推广“移动学习”模式。利用社区公众号、抖音号、微信群等新媒体矩阵,定期推送优质课程资源,可以有效满足居民碎片化学习需求,提高覆盖面和参与灵活性。筑牢思想根基。系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广泛凝聚社区发展共识。精选党史纪录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影像资料组织观看,结合“观后有感”专题讨论,增强“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坚持服务赋能为基,架设惠民利民“连心桥”。服务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更是连接党群关系的“情感纽带”。社区通过红色教育铸魂、精准服务惠民、多元活动聚力等方式,搭建起服务群众的平台,让远程教育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传承红色基因。深度整合宝塔山景区红色资源和街道党员政治生活馆,创新开展“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发放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过政治生日、讲专题党课、徒步活动、唱红色歌曲),弘扬爱党精神,增强党员党性修养。聚焦民生关切。紧密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设置健康养生、家庭教育、法律常识、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再就业技能、智能手机应用等热点主题开展专项学习。组建“红色旅游服务队”“义工义教志愿服务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免费体检、上门义诊、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15场。线上设置“社区带你逛延安”,免费开放停车场,优化游客体验感。共建和谐家园。定期播放垃圾分类、文明创建、邻里和睦、物业管理等宣传教育片,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共建事务。每年定期举办“邻里文化节”,增进居民沟通交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学用转化为主,激活社区治理“新引擎”。社区以“模式创新、平台联动、实践落地”为突破,打通“学习-思考-行动”闭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创新学习模式。推行“集中+分散”学习模式。定期组织党员、居民代表、特定群体开展集中学习与专题讨论20余场。鼓励居民家庭自主线上学习,参与人数超300人次,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深化平台联动。强化“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线上推送学习资料80余条;线下组织开展交流研讨12次、心得分享会9场、红色观影25场,巩固学习效果,促进邻里互动与社区融合。推动实践见效。着力推进“学习+实践”有机衔接。组织健康知识学习后配套开展义诊服务15场;就业技能培训后举办专场招聘会1场并提供就业咨询。引导党员干部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54个,兑现服务承诺58项,成功解决小区停车难、外墙琉璃瓦安全隐患等急难愁盼问题12个。
坚持能力提升为本,锻造先锋队伍“排头兵”。干部队伍能力是基层治理的“硬支撑”,更是引领群众共治共享的重要力量。社区以“强党性、提本领、激动力”为路径,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提升专业素养、激发担当意识,培育一支先锋队伍,为社区治理提供保障。深化党性锤炼。紧密结合“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和日常学习,持续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履职本领。通过政策法规学习,基层治理、物业管理、应急处突等业务知识培训,参与解决停车难、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提升党员干部和社区骨干的政策水平、服务能力和治理本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学用成果展示、服务承诺践诺、认领“微心愿”、典型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和主人翁意识,营造比学赶超、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宝塔山社区将继续深耕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载体,深化拓展学用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将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为党员学深悟透创新理论的“新课堂”、居民提升技能素养的“充电站”、促进社区和谐治理的“助推器”,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供稿: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