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水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国有企业等城市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精准施策,推动事业单位党建提质升级。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推动事业单位党建有形有效。一是实施分类指导,激发内生动力。推行“一支部一策”,为每个党组织量身定制进位方案,明确路径与责任,推动8个“二类”进“一类”、5个“三类”进“二类”党组织升级进位,基本消除“三类”党组织。二是打造特色品牌,发挥示范效应。重点培育胜利小学党支部“星火燎原 百年传承”、县中医医院党支部“仁心妙手杏林春”等特色党建品牌,帮助提升阵地建设、品牌内涵、活动载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整体水平提升。三是强化作用发挥,服务中心大局。深入开展“党员示范、服务有我”活动,在教师、医生等岗位设立42个“党员示范岗”,开展健康义诊、家教辅导等特色服务80余场,惠及群众600余人次,有效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四是健全协同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厘清属地党委与主管部门责任,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党务培训、监督考核;属地党委强化区域统筹,将事业单位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搭建活动平台,定期发布共建项目清单,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
固本强基,健全中小学校党的领导体制。聚焦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夯实党在中小学校的执政根基。一是优化组织设置,确保领导核心地位。党委、党总支建制的3所学校均实现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党支部建制的29所学校全面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并配备专职副书记,从组织上保障了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制定《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健全落实教育工委委员分片联系学校、党建指导员蹲点调研、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通过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地、管理规范。三是提升能力素质,建强骨干队伍。举办2期“书记讲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开展交流研讨。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业务培训10期累计410人次,提升党务工作者的决策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四是严格组织生活,打造示范标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高标准打造党员活动室32个、党建文化墙22面,编印《初心·使命——白水县教育系统优秀“主题党日”案例汇编》,打造“红烛先锋铸魂育人”党建品牌,持续为白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党建动能。
深度融合,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一是强化政治建设,把准发展方向。引导3家县属国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利用“三会一课”、线上平台等方式深化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规范组织设置,夯实治理基础。优化党组织设置,配齐配强支部班子,按期规范换届选举。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全面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意图在企业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三是推动深度融合,服务生产经营。坚持党建领航,恒馨物业党支部“恒而有信强担当”、集中供热公司党支部“供热红 温暖行”品牌入选县优秀党建品牌。广泛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注重在生产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2023年以来发展生产一线党员占比达55%。四是完善监督体系,压实党建责任。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专题培训4期覆盖223人次。制定党组织及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将党建考核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全力保障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