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秦都区吴家堡街道推行“离案”工作法——

上门入户解民忧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16 08:26 作者:刘居星 严文武

10月13日,在咸阳市秦都区吴家堡街道文汇西路便民疏导点,商贩们按照划定的摊位摆放物品,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摊位,让这里秩序井然。

市民李增良对这个疏导点的变化深有感触:“之前,这里摊贩乱摆摊位,有时把路口都堵了。”

今年8月,吴家堡街道开展进企业、进门店、进小区“敲门行动”,让党员干部离开“案桌”,走到群众中,访企问需,搜集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帮代办”等助企助老助残服务。

吴家堡街道低收入群体多、老街小巷多。以前,这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十分严重。针对文汇西路马路市场扰民顽疾,吴家堡街道城管和环卫部门在一线找办法:摸清长期在此处摆摊的商户数,在马路一侧的闲置区域划定摊位,实行“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遮阳伞、统一标识(餐饮)”管理,对经营的摊贩登记备案。同时,吴家堡街道在文汇西路设置道路隔离栏,方便过往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杜绝游商摊贩占道经营反弹。经过精细治理,老街小巷实现了“烟火气”与“颜值”并存。

在这里摆摊的张娟说:“我们有了固定摊位后,按照规定规范摆放,及时回收垃圾,共同维护市场环境。”

秦都区创新推行“离案”工作法,通过干部下沉、精准服务等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今年,吴家堡街道开展“服务送下去,民意汇上来”系列活动,实行“敲门行动”,落实街道办职能部门“一对一”服务,通过网格员一日两次巡查、社区党组织书记一周一走访、街道办“红黄蓝”分类服务等举措,把助老助残“帮代办”、安全隐患消除等服务送上门,把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等信息收集上来,将每项问题归类分档、分级处置,责任到人、限时回复。

9月25日,在吴家堡街道惠民西路社区七星制衣小区,路面硬化已经完成,小区改造接近尾声。

前期,因为施工进展缓慢,时断时续,不少居民提出意见。网格员许焕丽在“敲门行动”入户走访时,收集到这一群众意见。惠民西路社区根据网格员的反馈,联合街道住建部门、施工方,现场协商解决方案。在各部门的齐心推动下,七星制衣小区改造步入“快车道”。

“路面一铺,水管一换,老小区有了新模样。”七星制衣小区居民李建设看着改造一新的小区,笑呵呵地说。

“让人员沉下去、主动作为,满足居民‘微诉求’,让百姓的需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吴家堡街道党委书记第五晓娟表示。

自开展“服务送下去,民意汇上来”活动以来,吴家堡街道党员干部共收集80余条关于物业服务、小区改造、游商摊贩扰民、困难群众帮扶、街巷夜经济等的群众意见,解决了文汇西路马路市场扰民、紫御兰亭小区临电改造等民生问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