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收看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感受到报告思想深邃、立意高远、格局宏大,是宣言书、指南针、动员令,将指引我们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这十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各级各部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追赶超越,安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总值从2012年513.02亿元跃升到2021年1209.49亿元,从深度贫困地区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的福祉显著增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高速公路、富强机场、“无水港”等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令人倍感自豪和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平衡充分、绿色生态的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适合当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陕考察,专门就“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重要指示,给安康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推动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建设安康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明晰了安康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三为三市”发展路径与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的思路目标,系统谋划了安康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近年来,安康逐步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由发展相对滞后向快速绿色崛起的重大转变,但经济总量偏小、抗风险能力偏弱、县域经济偏差、龙头企业偏少、要素制约偏紧、创新人才偏缺等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没有根本破解。就考核工作而言,应主动适应新阶段新要求新变化,更好发挥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的作用。要聚焦大事要事,优化指标体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必考点”,把考核重点放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上,体现在当年的工作成效和全市发展的贡献度上,推动各级各部门把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要聚焦定准定实,合理设定任务,建立指标准入退出机制,突出指标差异化、精准化,对表省考指标体系,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建立以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要聚焦考准考实,改进方式方法,强化日常考核、优化考核评价办法,对工作努力程度高、完成质量好、贡献度大的,分类设置加分政策措施,树立重实干、重实效的鲜明导向,推动考核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守正创新,奋力实现“三确保两争优”。
(安康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