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旬邑县税务局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以一次次小小的帮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忠诚践行庄严承诺,真情连接党心民心。
聚焦“规范提升”小事,党建赋能筑牢“压舱石”。坚持将“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作为提升党建标准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主动拿出工作经费2万元,协调帮扶资金3万元,不断完善和拓展村级阵地服务功能;紧扣作风建设、驻村干部“五治”“五比一提升”等活动,结合清源镇实际印发党建工作清单,依托远教平台、学习强国等组织学习15次,主题党日12次,交流研讨9次,座谈会12次、村民代表会议13次,指导发展积极分子、完善预备党员转正资料,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名,全力向村两委成员灌输党的建设、村级组织运行等知识,促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发展。
聚焦“种植养殖”小事,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脱贫户”发展模式,协助赵家村争取资金50万元,建成占地4.1亩肉羊养殖基地1个,年存栏肉羊300余只,年出栏80余只,可带动20余人取得务工收入,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积极为村上2户企业宣传《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税费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吸收脱贫户务工30人。探索集体托管种植模式,流转土地复合套种玉米大豆方式,共种植玉米、大豆50亩,今年玉米、大豆套种亩产值1300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6.5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0万元。
聚焦“走组串户”小事,变身疫情防控“急先锋”。采取“3区联动+3级网格管理+9个联防体”模式,成立3个疫情防控党员联控巡防小分队和2个疫情防控卡点,检查过往车辆900余台,查看“两码一核酸”4500人次。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大喇叭+小喇叭”“微信群+朋友圈”“发放资料+入户宣传”等方式,悬挂横幅9条,走访入户宣传2000人次,发放口罩500余只。组织“四支队伍”成立4个工作组,逐户采集数据、制作和发放二维码400余人,接送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群众150余人次,全面完成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县局协调爱心企业,共同为村上捐赠口罩3000只、方便面60箱、生活用品200余件,代办、帮办生活物资200余人次,做到了让群众在家安心,让家属在外放心。
聚焦“便民为民”小事,当好群众身边“多面手”。紧盯监测户,帮助发展肉羊7只,定期为其送去生活用品,助其走上稳定脱贫路。协调资金1.5万元,改建“儿童之家”,补充各类物品60余件,先后为学龄前儿童送教160人次、为学龄儿童开办“五大课堂”9次;第一书记主动拿出一个季度驻村补助,精心设计“七彩假期·快乐一夏”系列主题活动,开展课业辅导、绘画比赛、手工制作、集体生日等活动15次;以传统节日为节点,先后慰问村上老人、特殊儿童等56人次;上门年检15人,撰写各类申请、证明等材料31人次,报税开票31人次,修改合疗、养老数据9人次;组建“村干部+驻村干部+N个能人”的“村级接访”小组,调解宅基地、疫情防控、邻里矛盾等纠纷35人次,密切了干群关系。
聚焦“三堆六乱”小事,用心用情浇灌“洁净美”。围绕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建立“3(卫生员、保洁员、各住户)+3(村书记、卫生员、保洁员)+4(村、组、巷、角)+N(志愿者)”环境治理机制,组成“党员+驻村干部+税务干部+保洁员+护林员”110人环境卫生治理小分队,出动车辆15台,集中清运垃圾、柴草堆52处20余方,新栽树木300棵,整修村内门前绿化1180米,优化硬化道路300米、排水渠200米,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初显。县局出资1.5万元开展好婆婆好儿媳表彰、实用技术培训、戏曲下乡、赠送化肥种子等5次活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3项,上墙村内文化振兴宣传版面300平方米,推动乡村文明生根。
(中共旬邑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