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坚持“考精、考准、考实”思路,不断完善考核机制,规范考核过程,强化结果运用,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力促各部门单位靶向定位,精准发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力。
在定准定实目标上下功夫。每年初成立专门调研组,由市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全市所有镇办和部门单位调研,逐镇逐步门逐单位确定考核指标和保障措施,既注重围绕全市的重点工作,又充分考虑各镇办不同特点,有效提升了考核指标设置的公正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咸阳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按照“宜分则分、宜统则统、双重分解、牵头负责”的原则,特别是针对咸考指标和本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涉及任务,坚持就高不就低原则,逐项分解,实行一个镇办、一个部门一套指标体系、一套分值设置、一套差异化考核指标,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圆满完成。
在考准考实任务上做文章。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切实强化过程考核。一是定量考核,突出长效性。制定《彬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所辖10个镇(街道)、88个党政事业单位纳入机关效能考核,内容细化为纪律作风、机关管理、廉洁自律等8项100条,实行百分扣分制,推行月考核、月公告、年总评制度,考核结果每月3日前在市公众信息网公示,并在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成绩中占一定权重,成为党委、政府和部门推动工作的有效抓手。二是分类施策,突出导向性。出台《彬州市目标责任季度考核实施办法》,将10个镇(街道)、82个部门按4类分别考核。镇(街道)单独考核,部门按照职能差别和承担任务不同,分为经济业务部门、党群管理部门和驻彬垂管单位3类,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镇(街道)主要考核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7项指标。经济业务部门和驻彬垂管单位主要考核重点项目建设、争资争项等5项指标。党群管理部门主要考核营商环境、特色亮点等6项指标。每季度对排名第1和倒1的镇(街道)、经济业务部门、党群管理部门分别颁发“红黑牌”,同时坚持动态预警“绿蓝黄”长效机制,定期督查通报,及时提醒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三是改进作风,突出实效性。实行考核指标包抓制度,市级领导不定期深入部门单位督促检查,掌握指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次双周例会,各包抓咸考指标市级领导汇报指标进展情况,“面对面”指出问题,当会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促进指标完成。建立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反馈制度,驻彬垂管单位考核结果以函的形式抄送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频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指标全面完成。
在用准用实结果上出实招。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物质奖励、评优树模、外出培训、职级鼓励、提拔使用“五挂钩”,对年度获得中省咸奖项的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获得咸考指标前三位的,奖励4万元、3万元、2万元;获得“争先进位奖”的,每进一个位次奖励1万元;每年评选表彰一批招商引资、争资争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每年选派优秀干部赴省内外参加培训。特别是在干部使用上给机会、增名额,确保干部队伍安身、安心、安业,主动作为,履职尽责。
(彬州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