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中,礼泉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抓住主要环节,细化工作措施,“三个强化,”促进这次专项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强化措施严守底线。及时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推进会,制定出台《礼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方案》。各镇办、各行业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分别制定行动方案,围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逐项抓好落实。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农户自主申报、镇村干部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各类监督渠道反馈、平台监测分析等监测方式。全面落实“全员排查、精准识别、动态监测、扎实帮扶、上下贯通”要求,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收入变化、突发困难等情况,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全县不会出现返贫现象。
强化担当压实“三责”。扛牢“三级书记”主体责任。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坚决扛牢自己主体责任,蹲点调研,精准定位,创新思路,周密部署,各项措施全面实施,全力推动年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强化行业部门指导责任。各相关行业部门加强对各镇(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的指导,坚持“进展情况每周报、全面工作按月报、意见建议随时报”,强化信息沟通,加强调研,及时掌握情况,帮助指导协调解决各镇(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提升”行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各级党员干部帮扶责任。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工作任务,时刻关注对象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收入变化、突发困难等情况,全面做好对象户帮扶工作。
强化基础补齐短板。全面对标对表省市工作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一是补齐信息数据提升短板。聚焦档案资料和数据信息两个方面,进行一次“回头看”,对短板漏点、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全面补正档案资料、全面补正数据信息。针对脱贫户、三类人群和其他农户,重点核实基础信息、就业务工、产业发展、电话号码、收入核算等方面的准确程度,通过查、问、对的形式,对数据信息进行一次大起底、大补正。二是补齐产业帮扶机制短板。全面落实中省市产业帮扶政策,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通过订单、生产托管、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真正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上。三是补齐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短板。全面落实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十二条”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健全实名制就业台账,确保有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四是补齐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短板。对监测对象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导致的单一风险,制定单项帮扶措施;对风险较为复杂的,因人因户制定产业就业等综合性帮扶措施;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统筹做好兜底保障。五是补齐项目资金管理短板。建立健全资金支出和项目实施推进督办机制,对年度实施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责任到人,力争当年实施、当年见效。六是补齐小额信贷短板。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有贷款需求的对象应贷尽贷,鼓励脱贫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中共礼泉县委组织部供稿)